项目进度-2025-06-30
志善交出了半年的公益答卷|志善月报 第28期

亲爱的志善爱心朋友们、月捐人们:

2025 年上半年,我们共同又走过了不易的半年,经济下行,生活艰难,处在大病和特需里的家庭们更难,但公益不就是联结和重拾力量吗。我们深知秉持初心一路砥砺前行,在今年更艰难。志善的每一份坚持都结出了果实,温暖了困境群体,感谢每一位朋友的信任,让公益从不独行。下半年的画卷缓缓展开,信任与使命结合的力量将继续带领我们。


1~6月,志善在荟聚举办了新春音乐会、勇敢热爱吧公益探店、爱的拥抱公益画展;在小家一起度过了春节、妇女节、世界读书日、母亲节、儿童节、父亲节;在南森举办了第九届公益嘉年华;在线上为爸爸们直播,在亦庄社区落地执行“亦星汇”课堂 ,每一幕都历历在目。
志善在北京的“助医小家”共帮扶101个大病患儿家庭,为他们筑建温暖的家;“一个拥抱社区融合”服务了241人次特需儿童,影响了507人次去了解和接纳这个群体;“爸爸村庄”的54人次爸爸在这里互相扶持、彼此建造;“追光两代人”项目在持续的活动中帮助了124名青少年和324人次家长。

PART ONE

志善项目数据汇报|月度报告

-让爱联结 助社区发展-

No. 01  北京志善助医小家

志善助医小家是患儿家庭的避风港,也是爱心人士给予爱的地方。每一份爱都在小家里闪闪发光,爱人如己早已成为小家的主旋律。


2025年1~6月,志善助医小家共接待101个异地大病患儿家庭,服务411人次,累计接待1,0281天(按整月的人次入住天数计算);开展337次关怀喘息服务;接收捐赠物资日用品类、饮食类、儿童用品类等共计110,492.94元(大约折合人民币);


6月入驻助医小家的30名大病儿童,分别患有急性淋巴白血病、骨肉瘤、癫痫、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髓母细胞瘤、横纹肌样瘤、胚胎性肿瘤、小脑恶性肿瘤、先天性食道闭锁、心脏病、脑炎、血小板无力症、嗜血细胞综合症等重疾。
每种疾病都像一个无形的怪兽,在孩子们体内肆虐。孩子和家长们勇敢地与疾病抗争,大大地激励着志愿者,他们给出的帮助和关怀,又在患儿和家长中循环,这种爱的交互,使小家充满温暖。


这些孩子分别来自河北省、山西省、吉林省、辽宁省、海南省、安徽省、山东省、四川省、内蒙古自治区、湖南省、河南省、浙江省、江西省、广西省、云南省、江苏省、湖北省、福建省、甘肃省等19个省市自治区。


这些地方离北京或近或远,但距离从来都不是阻挡父母为孩子求得一线生机的障碍。
助医小家成为了他们在异地的家,这里有家人、有安慰,还有一群充溢着爱的志善志愿者。

No. 02  一个拥抱社区融合/助力无差别成长

“一个拥抱”社区融合项目,旨在帮助心智障碍儿童融入社会,助力他们无差别成长。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项目,帮助特需儿童家庭提高社会能力的同时,还要持续不断地影响大众认知。“一个拥抱”通过社会融合活动、多元智能课堂等形式为特需儿童及家庭提供全人接纳服务和融合机会。

“一个拥抱社区融合”倡导孩子们无差别成长,不以能力定义孩子的价值。


我们通过活动,尝试将“无差别成长”的融合意识带到更多人面前,他们欣喜接受,并从中获益匪浅。“我们不一样,我们都一样”,付出和接受之间,原来被爱可以迸发出那么多的能量。


2025年1~6月“一个拥抱”社区融合项目,共开展了

1.多元智能课堂:18 次多元课堂,服务特需儿童182人次,志愿者参与213人次;

2. 融合活动:次,服务特需儿童59人次,特需家长76人次,融合儿童80人次,融合家长78人次,志愿者参与104人次;

3. 家长喘息:4次,服务特需家长30人次;

4. 赋能培训:2次,赋能12名志愿者,其中特需家长5名,项目人员2名;

5. 个案咨询:1个。


2025年1~6月“一个拥抱”社区融合项目募集善款496,333.15元,服务收入46,752.00元;共支出善款541,144.21元。

No. 03  爸爸村庄 /用一个村庄养育孩子

“爸爸村庄”项目是基于“做个真父亲”理念而落地的一个实践型的社区模式项目,目标是通过“做个真父亲”的讲座、训练和系列营会,唤醒父亲的心转向家庭,训练父母成为孩子的生命教练,帮助孩子全人生命成长,把真爱带进家,并扶持有共同愿景的家庭结成“村庄”,共同养育孩子。


“爸爸村庄”是一个海星式的、去中心化的组织。爸爸们发起“一个村庄”的概念,基于关系和地理位置,定期见面,结伴同行,实践操练“做个真父亲”的原则,共同改变,构筑美好的生活和亲子关系。


2025年1~6月“爸爸村庄”共开展:6次爸爸早餐会(其中3次线上、3次线下),3次融合活动,1次志愿者赋能,直接受益爸爸54人次,直接受益家属53人次,影响了志愿者5人,线上观看3011人次;

2025年1月~6月“爸爸村庄”项目募集善款97,700.00元,服务收入199.50元支出善款65,028.43元。


No. 04  “追光两代人”青少年/家长同行

追光两代人青少年/家长同行项目,致力于帮助陷入迷惘、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的10-18岁青少年及其家长。通过组织多主题小组活动、短期营会、家长沙龙、团体和个体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青少年确立正确价值观、找到生命的意义,并协助两代人一起改变、重建家庭和谐关系。


“追光两代人”项目希望能与社会各界一起,助力青少年的价值观建立、品格形成和身心健康发展,助力家长和青少年共同提升时间管理、情绪管理以及关系改进。


2025年1~6月,“追光两代人”项目共开展了

1. 家长赋能:家长沙龙(线上/线下):38次,22位家长,290人次参加;家长课堂:4次,1201人次观看;

2. 青少年赋能:青少年冬令营:1次,4天3夜,14名青少年参加;青少年家园:运营20天,9位青少年,76人次活动;青少年公益:2次,2位青少年,2位家长参加;

3.亲子活动:4次,32个家庭,64人次参加;

4.志愿者培训:3次,26人次;

5. 志愿者服务次数:青少年家园49人次,家长沙龙120人次,青少年营会6人次,青少年志愿服务人次4人次。

2025年1~6月“追光两代人”青少年/家长同行项目共收到善款314,419.57元,服务收入18,477.50元,支出善款194,310.69元。


PART TWO

   志善大事件|用爱联结

-用心行善 社区公益-

大事件01  
“亦星汇”社区融合课堂顺利结项


2025年6月30日,在亦庄镇“亦星汇”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项目第一期的结营仪式现场,七面锦旗如红色纽带,串联起特需儿童服务背后的温暖叙事与动人篇章。


2025年3月至6月,志善为泰河园小区周边的20多名特需儿童提供社区融合课堂,共开展18次多元智能课堂,4次家长喘息活动,2次融合活动,共有320人次志愿者参与其中。


经过三四个月的实践和探索,特需孩子的生活适应性有一定的提高,社区志愿者也在服务过程中逐渐学习了与特需儿童相处的技巧,同时发展并挖掘了本地社区资源,为未来长期服务社区周边的特需儿童做了充分的预备。


亦星汇课堂第一期暂时告一段落,但陪伴和服务孩子的心将一直持续下去。下一阶段,志善也将联络合适的社区场地资源,为长期持续地服务于特需儿童打基础做准备。

大事件02  

小家的六一儿童节 


“六一儿童节”期间,众爱、联爱、同爱、脐血库、儿研所、博仁等多个小家都被浓浓的爱意与温暖笼罩。启明星学校的老师们精心准备了太阳花手工活动,他们用耐心的陪伴为孩子们编织了欢乐时光;恩麦爱心团队的魏老师母女清晨抵京后便投入布置小家,用五彩气球装点出温馨氛围;在魏老师陪伴酷爱下棋的涛涛对弈时,恰逢卜燕老师预备的蛋糕送达,大家一同为涛涛妈妈庆生,让惊喜与感动交织。在脐血库小家里,恩麦团队的帆帆与娟姐带来桌游和点心,与家长和孩子们共享团圆甜蜜;国贸志愿者也把小家布置得温馨又有爱,还带领孩子们一起动手做披萨,让欢乐在互动中传递。76 岁的方阿姨亲手编织五彩手环和“如意扭扭”,徐老师夫妇专程接送并全程陪伴,这份牵挂跨越年龄,温暖了在场每个人。此外,志愿者卜老师为六个小家捐赠了节日蛋糕,恩麦团队主动认领孩子们的心愿单;小家项目的邓老师为每个孩子准备了独一无二的祝福卡。


从手工制作到美食分享,从贴心陪伴到惊喜祝福,每一份付出都像阳光般照亮了孩子们的世界,也温暖了每个家庭陪护者的心田。

谨向所有爱心使者致以最诚挚的感谢,是你们让这个六一儿童节因爱而显得格外丰盈。


大事件03 

“青芒计划”青年志愿者活动


随着志善益邻志愿服务的深入发展,青年志愿者(25-35岁)逐渐成为公益领域的中坚力量。虽然他们充满热情和创造力,但同时也面临志愿服务经验碎片化、团队协作能力不足、领导力培养缺乏系统性等问题。为构建机构志愿者人才梯队,提升青年志愿者的组织力、凝聚力和领导力,机构特别推出为期两个月(4次活动)的“青芒计划”,即青年志愿者领袖培训。


6月21日,志善举办“青芒计划”青年志愿者的第一次活动。十位25-35岁的志愿者通过体验式游戏、反思与分享,在互动中深化对公益服务的理解。活动以团队协作游戏开场,迅速拉近彼此距离;随后的反思环节,带领者引导大家结合自身经历探讨志愿服务的意义,激发深度共鸣。中午集体用餐使交流越发轻松,志愿者们畅谈自己的公益初心与成长感悟,现场氛围温馨又热烈。


本次活动以“关怀志愿者成长”为核心,注重心理陪伴与能力提升。参与者纷纷表示,不仅收获了实用的服务技巧,更感受到团队支持的力量。我们相信,一批有能力、有担当、有影响力的青年志愿者领袖,将推动机构志愿服务向更加专业化、体系化方向发展。未来,我们将持续优化志愿者培养体系,助力每一位公益伙伴在奉献中实现自我成长!


   大事件04  

   父亲节的特别祝福


6月7日,沙河志愿者为小家里的患儿爸爸送上特别祝福。

在父亲节来临之际,沙河团队的志愿者们来到脐血库助医小家,为长期照顾患病孩子的爸爸们准备了一场充满温情的特别活动。一大早,五位年轻志愿者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和新鲜食材来到小家,用爱和行动为这些默默付出的父亲们带来节日的惊喜。  闷热的厨房里,志愿者们忙碌着,只为让爸爸们尝到一顿充满爱心的美食;活动区内,有人认真地布置着场地,挂上彩带和祝福标语;客厅里,几位志愿者陪着爸爸们聊天,倾听他们的故事与心声;桌旁,有人伏案书写祝福卡片,将真挚的问候化作文字,传递给每一位坚强的父亲。  "以前从来没想过自己也能过父亲节,今天真的特别感动。"一位爸爸接过志愿者递来的贺卡,声音有些哽咽。这些父亲们长期在医院陪伴孩子治疗,往往忽略了自己的需求。而这次活动,不仅让他们感受到了被关爱的温暖,更让他们知道,他们的付出同样值得被看见、被珍惜。  "我们希望用这样的方式,给这些伟大的爸爸们一份支持和力量。"活动负责人表示。这场简单却充满仪式感的父亲节活动,不仅让患儿家庭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也展现了年轻一代志愿者的担当与善意。 爱,就是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看见他们的不易,并给予温暖的回应。这个父亲节,因为志愿者的用心而格外动人。


& 助医小家大事件

@ “为爱奔跑”志愿者团队 为爱探访小家


6月14日上午,大雨倾盆,却阻挡不了爱心的脚步。"为爱奔跑"团队的三位小志愿者在父母的陪同下,冒雨来到联爱小家,为患儿们带去温暖与陪伴。尽管天气恶劣,志愿者们依然精心准备了丰富的物资:优质大米、食用油、营养大枣等生活必需品,以及为每个孩子特别准备的手指饼干礼盒和手工编织材料玩具等。这些物品都经过防雨包装,确保完好无损地送到孩子们手中。在温馨的破冰环节中,孩子们通过自我介绍拉近距离。随后,小志愿者们主动分享玩具玩法,并邀请患儿一起游戏。小志愿者石头耐心地教绮雯编织手链,当绮雯学会时,脸上绽放出久违的笑容。这种同龄人之间的陪伴,往往能带给患儿们特别的心理慰藉。两位小暖男,用乐高拼出早日康复的祝福语!祝愿哥哥姐姐们早日康复!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了关爱他人,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收获了成长的喜悦。


@  爱下棋的小涛:在困境中勇敢前行

初到小家的小涛,安静中带着几分腼腆。妈妈轻声告诉我们:“这孩子话不多,可最爱下象棋。”细心的志愿者们记下了这份热爱。再次探访时,一副崭新的象棋成了他们与小涛沟通的桥梁——“来一局?”棋盘前,面对经验丰富的志愿者叔叔,小涛眼神专注,毫无惧色,他沉着布局,落子如飞,思路清晰,竟一步步构筑起有力的攻势,颇显大将之风。看着孩子全情投入、自信满满的模样,那份在楚河汉界间迸发的神采,令人深深感动与欣慰。小小的棋盘,仿佛点亮了他心中的光。虽然治疗仍在继续,但这份沉着与自信,让我们坚信:勇敢前行的小涛,必将迎来属于他的灿烂黎明。


& 一个拥抱项目大事件

@ “一个拥抱”社区公益课堂:点燃特需儿童航空梦想


6月13日,在“亦星汇”社区公益课堂,认知课有专业,绘本课有创意,特别出彩。


曾经参与过陪伴志愿服务的大哥哥,今天带着他们的航空专业特长,第一次尝试成为认知课堂的小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了有关飞机的小探险,就连小班的孩子们都饶有兴趣的互动起来。他们就是来自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大学航空工程学院的大学生志愿团,发挥专业领域特长,服务特需孩子们。


活动前期,几位大哥哥和特教督导不断沟通,如何把课堂做得生动有趣,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让他们参与其中。活动当天,课堂有音乐动画,有跟随飞机起飞互动,还有上色飞机绘画等环节,孩子们感觉很新鲜。大学生志愿者们耐心陪伴,带领孩子们认识飞机的模样,孩子们跟读说出飞机各个部位,做出飞机的手势舞,轻松记住安全规则,还有飞机玩偶相送…..


在课后的复盘环节,初次代课的同学分享到,从最初的紧张出汗,到后来看到孩子们的热情互动,感受到了孩子们的认可和配合,很享受这个过程呢。


我们为年轻但组织有力、训练有素、富有爱心和创意的学生们点赞!


@ “一个拥抱”社区公益课堂收官


6月27日,是亦星汇社区融合课堂本学期的最后一节课,回想这三四个月的课堂,累并快乐着! 


课堂里被提及的一个又一个陌生名字,经过三四个月的相处,当再提起孩子们的名字时,不再是符号或者冰冷的病征,而是一个个鲜活,有个性的生命在我们脑海里起舞。这几个月学员跟随老师们学到了很多;听了好玩又有意思的奥尔夫音乐;许多互动的小游戏;锻炼了技能,学会了做香皂,烤披萨,磨咖啡,插花……更重要的是,面对孩子们突发的情绪,不再像从前那样不知所措,虽然有时也没办法完全搞定,但最起码不再害怕,知道可以尝试不同的办法去安抚孩子们!更重要的是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志愿者,有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还有上班族,虽然大家背景、阅历、年龄不一样,但爱人如己的心都是一样的。在这里,我们都是志愿者!


最后借用泰戈尔《用生命影响生命》的美好诗句,抒发一下这段共同成长的美好经历----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

请保持心中的善良,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善良,走出了绝望。

请保持你心中的信仰,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信仰,走出了迷茫。

请相信自己的力量,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因为相信你,开始相信了自己……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活成一束光,绽放着所有的美好!


@ “一个拥抱”对患儿家庭的个案帮扶

小天,2021年6月出生,唐氏综合征伴随先天性心脏病及先天性腭裂,出生时早产被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但在家人的不懈努力下,小天奇迹般地活了过来。在家人朋友以及网络平台的众筹下,小天于2022年做了先天性心脏病手术,2024年做了腭裂修补手术。因着疫情,再加上孩子术后身体较为虚弱,一直未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小天还不会走路和说话。今年5月份,小天爸爸妈妈带着年仅5个月的妹妹来到北京,寄宿在亲戚家里,想要为小天寻求专业的康复治疗。爸爸妈妈目前在京没有经济来源,主要靠爷爷奶奶打工,每月补贴2000元用于小天家庭的开支。目前,经评估,小天因为全面发育迟缓,需要开展运动、语言、认知等专业的康复治疗,康复课约200元/课时,每天3个课时,需要600元,一周约3000元,虽然已经在康复机构申请了部分资金减免,但长期的专业康复对于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家庭经济压力巨大,夫妻关系也常常处在崩溃的边缘。

经过社工走访、调研,发现家庭确实存在困难、需要支持的情况,符合一个拥抱项目个案帮扶的标准。后续项目将联合康复师、个案管理员、督导、社工、家庭等相关方,共同确定个案服务计划。


&爸爸村庄项目大事件

@ “每一位爸爸的需求被看见” 主题早餐会:关注爸爸自己的心声


临近父亲节,爸爸村庄特意开展了一场以“每一位爸爸的需求被看见”为父亲节主题的爸爸早餐会。这一次,我们不谈改变Life、爱妻子、爱孩子,而是关注爸爸自己心声,愿每一份未被看见的期待,都能在此被倾听、被懂得。早餐会围绕3个“看见”来展开。首先是“爸爸的童年被看见”,收集了每一位爸爸童年的照片和一张近期的生活照,从爸爸们的分享中,不禁感概,每一位爸爸也曾是调皮、可爱、稚嫩的孩子!爸爸们兴奋地分享自己童年故事,彷佛时间回到了那个年代,回到了他们的小时候......接着,时间拉回现实,爸爸们的“身体”被看见!透过扮演不同身体部位来合力吹气球的活动,大家感受到了每个肢体的重要性和合作性!进而引导爸爸们回到各自的家庭,分享在家庭中常常扮演的肢体部位,有人分享是耳朵,聆听妻子的“唠叨”,又听孩子的抱怨;有人分享是嘴巴,负责指挥家里人......本次早餐会的带领人张爸爸,带领爸爸们分享自己的需求是什么以及如何被看见!此时小组的爸爸们热烈地分享着:“我的需求是妻子可以多给我些肯定...我的需求是妻子可以给我足够的尊重...我的需求是....”在活动的尾声,张爸爸给各位爸爸们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让爸爸们去采访孩子或妻子一些问题:我喜欢吃什么?最喜爱的运动是什么?工作做是什么?在你眼中我是怎样的人?你觉得我的需求是什么?借此视频,帮助爸爸去表达需求,也帮助妻子和孩子看到爸爸/丈夫的需求!


@  爸爸的需求被看见

传统中,想到父亲,就想到的是:背影,含蓄、默默付出,坚强,特别不愿也不会会表达自己的需求。30年前,非常经典电视广告台词:其实,男人也需要关怀!是整个社会对男人需要的第一次看见。

继续父亲节的主题!三个爸爸一台戏系列围绕“爸爸的需求被看见”,进行了一场线上直播,邀请了三位嘉宾,黄爸爸(有2个儿子,25岁和16岁)、曹爸爸(有11岁的儿子)、吴爸爸(有3岁的女儿)分别分享了不同年代的爸爸们的特点和需求!80后的吴爸爸特别分享到了看着金庸的武侠小说长大,自己有个武侠梦!引来了直播间80后爸爸们的共鸣!藉此话题,3位爸爸们进一步分享了“当我的需要被满足时,我有什么感受,对我意味着什么?”,黄爸爸分享到自己的需要是被肯定,特别提到有一次妻子参与智慧母亲打卡60天,对丈夫120个肯定,黄爸爸说到“我感受到力量,妻子眼中我的很多“闪光点”,其实并非多闪光,当被看见的时候,激励我去成为更好的男人、丈夫、父亲。真父亲:智慧的妻子的眼光可以塑造一个真父亲!”话题从爸爸们的需求过渡到爸爸有什么需求特别难被看到?为什么?,黄爸爸分享了两个难点,第一:爸爸们似乎很难真实地敞开自己,好像只有酒后才会吐真言,需要敞开透明的一群人彼此陪伴;第二:男人没有“闺蜜”,到了中年很孤独,需要在软弱中建立真实的亲密关系,被聆听!直播间的妈妈们也表示更加理解了丈夫的需求和难处!话题的尾声,黄爸爸总结到:需求不是要求,如何在爱的关系中表达需求,而不是要求、期待,要求让爱越来越远。要有无期待的爱!彼此爱在需要上,把家建立在根基上!


& 追光两代人项目大事件

   @ 家长沙龙读书会:共读《爱,需要学习》,重构亲密关系认知


追光项目6月的家长沙龙以“亲密关系”为主题,组织家长们共读《爱,需要学习》。活动以 “理论领读 + 案例研讨” 形式展开,导师带领家长解析书中的核心概念,深度探讨书中 “爱不是凭着本能对他人好,而是需要学习的技能” 这一观点,引导家长反思在亲密关系中如何找到 “我” 与 “我们” 的平衡点。家长们意识到,处理各自的原生家庭影响至关重要,应将核心家庭的优先级放在前面,避免原生家庭问题过度干扰当下婚姻关系。讨论环节,家长们不仅分享夫妻沟通中的典型冲突,还针对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亲密关系出现出轨等重大危机” 展开热烈探讨。一位结婚近20年的妈妈感慨:“第一次意识到‘爱需要学习’不是口号,而是需要刻意练习的沟通智慧。以前总凭直觉对待伴侣,现在明白爱是双向的技能修炼。” 


@ 家长公益课堂:解析中年婚姻保鲜术,破解 “平淡期” 困局


为配合家长沙龙6月的主题,家长课堂在6月12日邀请资深亲密关系专家保罗老师开展《让爱重返亲密关系》主题课堂,聚焦中年夫妻婚姻平淡化问题。保罗老师深入剖析亲密关系的经营之道。他提出恩典与合一两大核心原则,指出恩典是在对方身处贫穷、疾病等困境或存在不完美时,要依然坚守爱与承诺,而非一味迎合讨好;同时强调夫妻要灵魂契合,共同面对生活挑战,且这两项原则在亲子关系中同样适用。保罗老师强调,爱并非一种能力,而是一种生命性情,需要通过自我修炼和持续操练来培养。并指出真正的付出不应带有期望,关系应自然生长。

此次分享让家长们对亲密关系的本质与经营有了全新认识,为构建健康和谐的关系提供了有力指引。


@ 青少年家园上半年收官活动:多元体验中定格成长,艺术之旅点亮暑期


6月是青少年家园试运营上半年收官月,以 “创意表达・自我发现” 为主线,开展系列特色活动。手工工坊推出热缩画创作与编制扇子活动,青少年们发挥创意,在热缩片上绘制动漫角色、自然风景,烘烤定型后制成独特的钥匙扣、书签;编制扇子环节,大家挑选自己喜欢的材料,编织出带有个人风格的扇面,在环保创作中培养动手能力。观影分享会选取《头脑特工队》,青少年们围绕影片中情绪拟人化设定,分享对情绪管理、记忆与成长的理解。

每天都有丰富多样的趣味游戏和小运动。青少年在各类团队协作中,相互配合中增强默契。

上半年收官日,家园组织青少年前往中国美术馆。青少年带着趣味探索任务,一边欣赏画作,一边完成任务。最后选取各自喜欢的作品进行分享。大家从不同角度分享对作品的喜爱与理解,既深化了对艺术的感悟,也将看展收获与自身创作巧妙融合,为上半年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PART THREE

月捐人走进项目

#一起推动和实践

邀请志善“益起爱”月捐人前往一线爱心探访,希望大家通过公益合伙人的视角深度参与救助服务,提升对志善可持续发展的信心。

PART FOUR

关于益起爱月捐计划的财务说明

2024年8月23日,“益起爱月捐计划”上线,目前有月捐人263位,共募捐243,160.49元人民币。


   益起爱月捐,是向美好注入力量,一起行在变化的路上。
爱生力量!
加入益起爱月捐计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