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进度-2025-06-06

SEE Foundation

  荒漠化防治

一亿棵梭梭

4月风沙常在,而梭梭坚挺依旧

本月项目在年初计划的基础上新增了0.5万亩梭梭种植项目,目前阿拉善左旗2025年项目总种植面积为4.5万亩,种植梭梭约202.5万棵。根据项目团队一个月的实地查看和跟进,所有项目区域均已完成种植,合作方目前正在对已完成种植的地块开展种植密度、种植面积和自查验收工作。

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鄂托克旗2025年新增种植的690万株柠条和6万株沙柳,经项目团队的实地查看和跟进,柠条已基本完成种植,经过现场对造林密度和苗木的初步查验,种植情况符合项目要求。6万株沙柳目前正在沙障铺设阶段,预计5月完成所有种植。由于受到风沙天气影响,部分区域已种植的柠条苗木根部出现了裸露的情况,目前也在紧急处理,确保已种植区域的成活率。

4月整月风沙不断,甚至项目区局部区域有达到过11级大风天气,本月项目团队基本与沙尘为伴,在查看和跟进项目开展情况的同时关注项目在种植季受风沙影响的情况,以便做出及时的反馈和处理。

而梭梭和它的小伙伴们也在狂风呼啸、沙尘漫天的天气里坚挺着,他们虽然不是“万能盾”,却也在用小小的身躯努力减缓着大风的脚步,在极端天气中硬抗!

图:柠条种植

地下水保护

项目组实地跟进项目进度和情况

4月的阿拉善地区依然是狂风裹挟着黄沙,为了保证项目的正常开展,项目团队实地跟进了解项目开展进度和情况。

经了解,所有项目户均已完成作物播种前的土壤耕作措施,主要作业包括浅耕、平地,目的是创造良好的土壤耕层构造和表面状态 ,协调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等因素,提高土壤肥力,为播种和作物生长、田间管理提供良好条件。因沙漠节水小米生育期短、种植期晚,暂时还没有开始播种,让小米幼苗完美避开了风沙的致命威胁。

近期风沙减缓,项目团队正在督促项目户检查和维修滴灌管道,保证在种植期灌溉设施能够正常运作,不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为作物提供精准的水分供给。同时项目团队统一为17户项目户发放谷种,共发放640多斤,每亩播种量约400g,今年种植面积预计800余亩。

图:项目人员在种植地块查看滴灌设施


  生态保护与自然教育

守护栖息地任鸟飞

持续开展鸟类多样性调查和巡护

2025年4月,今年以来的第6次沱江富顺琵琶镇-安镇段鸟类多样性调查和巡护顺利开展。鸟调志愿者们在调查地块徒步7.8公里,虽然没再观察到中华秋沙鸭,且越冬水鸟数量持续下降,但志愿者们仍然记录到赤麻鸭、赤颈鸭、青脚滨鹬、青脚鹬、金眶鸻以及“国二”花脸鸭等水鸟,还非常幸运地发现了迁徙过境的鹗。同时,反馈的捕鸟网问题得到县自规局(富顺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迅速响应,于当日拆除。

项目在地块所在的安溪镇样线上4个点位竖立起了以中华秋沙鸭IP形象为元素的导视牌,既给调查人员、观鸟爱好者、相关部门提供了路线指引,又配合项目地安装起的监控摄像头、湿地保护小区范围标识牌等,时刻提醒当地村民和来此游人,严禁非法捕猎、严禁破坏湿地行为、保护候鸟栖息地。

图:候鸟监测路线导视牌

留住长江的微笑

持续开展江豚巡护工作

4月30日,项目团队前往安徽铜陵,与铜陵市郊区长江禁捕协助巡护队携手启动了针对江豚种群的专项调研工作。据巡护队队员介绍,自开春以来,在距离常规巡护江段一两公里的毗邻水域,意外发现了一个新的江豚种群。经过两个多月不间断的监测与观察,巡护队细致统计出该种群共有十余头江豚,且它们长期稳定地活动在这一特定区域内。

为更深入地掌握这一新发现江豚种群的活动规律与生态状况,项目团队与协助巡护队共同开展调研。经过一整天的实地观察与记录,调研团队惊喜地发现,该江豚种群整体健康状况十分优异,未发现任何伤病个体,尤为可喜的是,种群中还活跃着数头幼豚,这充分表明该江豚种群不仅健康且充满生机,正处于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图:拍摄到桥下一只江豚“飞跃”出水面

守三江水,护万物源

开展三江源青年环保人培训

4月份,项目团队共开展了三期三江源青年环保人线上培训课程,分别是学生个人课题分享和两个小组课题成果分享。学员们用自然保护的多元力量、传统文化及现阶段社区较为关注的人兽冲突、生态旅游等问题进行优劣分析,也为社区在缓解人兽冲突等保护议题方面拓展了思路,并通过提升在地青年环保骨干人员的综合能力,协助其所在社区成立环保小组,引领所在社区居民支持和参与生态保护与社区可持续发展,从而达成社区力量可持续发展。

提升社区自主防熊能力和意识

4月,项目执行团队与社区联合开展人兽冲突缓解项目议题讨论,通过组建14人的“智慧熊社区”联盟项目社区影像团队,对已覆盖的囊谦、杂多、治多、玉树等4个区域的社区开展能力建设培训,社区影像团队通过收集现各种传统与现代防熊知识,以视频的方式记录、呈现并进行传播,引发社区内部对防熊工作的思考和行动意识,将成功的社区综合防熊案例推广到其他社区,并不断培养社区自主防熊能力和意识,缓解人兽冲突对社区老百姓带来的影响。

图:青年环保人参与线上培训

诺亚方舟留住家园


为滇金丝猴补充食源植物

为改善滇金丝猴栖息地生态环境,补充食源植物,逐步减少人工辅助投喂量,维持猴群自主取食能力,促进其保持自然活性与灵性,塔城救护站于现有土地开展食源植物人工育苗试验,培育并保存种苗,经炼苗后回归野外种植。

3 月底,塔城管护站完成滇金丝猴食源植物育苗基地建设项目的播种工作。4 月,项目工作人员与丽江高山植物研究专家前往塔城救护站检查育苗情况,现场有三座 50 平方米的保温大棚(均正常使用,分别种植头状四照花、八月瓜等不同树种)及一个 200 平方米的露天炼苗场(暂未培育树苗,留待后期炼苗使用),并记录了坐标、树种数量等信息。

种子采集情况统计显示,采集到西南花楸 15 斤、康藏花楸 6 斤、领春木 5 斤等多种种子。当前育苗状况良好,2024 年培育的头状四照花苗长势喜人,2025 年点种的种苗也在陆续出苗。

新主植物园村民培训

4月底,项目人员与丽江高山植物园的老师一同前往新主村开展村民培训。为提升社区村民的生计水平,推动生物资源科学合理利用,实现保护与发展相协调。

本次培训围绕珍稀濒危药用植物栽培技术展开,内容涵盖滇西北药用植物产业背景、珍稀濒危中药材的识别与保护、栽培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案、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及案例分析与实践指导等五大方面。此次培训共有46位村民参与,会后收到反馈效果良好,内容对日常生活颇具助益。

图:查看2号温室大棚播种情况


  气候变化与商业可持续

卫蓝侠守护碧水蓝天

每天都乏力,是二氧化碳的问题?

SEE卫蓝侠项目关注清洁空气议题,在低碳乡村建设和光伏等行业减污降领域与伙伴合作开展了许多工作。同时我们也关注到了我们呼吸的空气:我们感觉到头晕、乏力,或是心悸时,会找各种各样的原因。譬如贫血,没睡好,压力过大,情绪太激动等等,但很少有人会想到,这事关我们呼吸到的空气。即便想到空气,第一反应也是霾影响空气质量。其实,有些时候,我们身体的不适感可能是由于所处空间CO2过量导致。

具体文章可关注微信公众号【SEE卫蓝侠】,文章:放心消费|被忽视的“健康凶手”

不绿色不采购

绿链行动再添新力量

绿链行动再添新力量,国央企陕西建工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承诺共同推动和落实“不绿色不采购”。陕建地产集团成立于1994年,是世界500强企业陕建控股集团旗下控股子公司具有房地产开发一级资质和AA级企业信用等级,是集地产开发、运营管理和物业服务为主营业务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2024年绿链行动绿名单企业减碳表现研究报告正式发布,本次报告对国内房地产行业绿色供应链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梳理,并评估截至2023年底,参与绿链行动的房地产企业通过使用绿名单产品所产生的的碳减排量约565万吨,2020-2023年间累计已取得超1300万吨的减排量。报告重点分享绿链行动中的企业在减碳方面的策略与实践,通过案例分享展示绿链行动企业的优秀经验,为行业同行伙伴提供绿色低碳转型和碳中和目标达成的参考。

绿链行动在去年联合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为聚酰胺型材制定白、绿名单评审方案,经公开征集与专家评审后,发布首批聚酰胺型材类白、绿名单企业共12家,包括:泰诺风保泰(苏州)隔热材料有限公司、上海优泰装饰材料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易乐工程塑料有限公司、宁波信高节能材料有限公司、福建融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宝泰隔热材料有限公司、珠海科源伟力新材料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金科利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江苏克诺斯精密材料有限公司、湖州倍格曼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辽宁鑫中北塑业有限公司、山东泰杰隔热材料有限公司、江门市融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世超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山东尼尔泰隔热材料有限公司。


  海洋保护

海龟回来产卵了!

海龟尽管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海里生活,成年海龟还是坚持洄游几千公里,回到它们出生的海域附近交配产卵。海龟妈妈每次产出 50-200个蛋,每个只有兵乓球大小。

三沙是我国最大的野生海龟自然产卵栖息地,2025年4月26日,在三沙市北岛,巡护员们发现了本年度西沙群岛七连屿的第二窝海龟蛋巢,也是北岛的第一窝!

在过去的2024年,项目组与三沙市海洋保护区管理局合作,在西沙各海龟产卵岛屿共计完成354次日常巡护,并通过安装红外相机开展持续监测,2025年,项目组将继续联合多方力量开展海龟保护,助力海龟回家。

图:巡护员为海龟窝编号


  环保公益行业发展

劲草同行

来听听劲草伙伴的故事

4月9日两位劲草导师与团队成员围坐一堂,展开了一场轻松而富有启发性的交流。新疆山水的杨曙辉回忆道:"两位导师思维敏锐,真诚分享了许多宝贵建议,比如如何分析机构影响力、定位环保NGO的生计发展方向、通过知识产权申请提升影响力,以及调动村庄年轻人的力量等。短短两小时,我们理清了许多机构发展的大问题。"

导师们特别强调,劲草伙伴是机构的主体,外部建议需要内化为自身的策略和方法。这一理念帮助新疆山水更好地把握机构发展方向,在吸收外部智慧的同时保持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4月15日,新疆山水趁来京出差之际,与另一位劲草导师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深度交流与研讨。杨曙辉坦言:"如何讲好新疆山水的故事?这个问题曾长期困扰我。在导师的引导下,我发现这不是单纯的传播问题,而是关于组织生态位、价值体现和共赢点分析的核心课题。"这次工作坊让团队在管理机制、领导力等方面看到了提升空间,实现了"零的突破"。

图:导师辅导现场

支持创绿家的环保梦

51 岁守豚人 29 年的 “重逢约定”

东亚江豚是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被称为“水中大熊猫”,但近年来,这群“水中精灵”屡屡出现在大连市长海县的海域,且数量还在逐渐增多。

长海人梁泽业今年51岁,他与江豚结缘是5岁时他随爷爷出海曾经撞见过成千上万只江豚,到29年后,他某次开船出海行至哈仙岛西侧海域时,又撞见几只江豚排队从海里跃出、落下。正是这次与“水中精灵”的再见面,让他下定决心,投入到照顾江豚、保护江豚的事业中去。

长海人梁泽业今年51岁,他与江豚结缘是5岁时他随爷爷出海曾经撞见过成千上万只江豚在海面上跃起、嬉戏、游向远方的壮丽场景。在之后的很长时间里,直到29年后,他某次开船出海行至哈仙岛西侧海域时,又撞见几只江豚排队从海里跃出、落下。

通过观测天气和潮汐变化去追寻江豚的身影,并与江豚互动。并逐步培养出与江豚的默契。几年后,梁泽业承包了那片江豚主要活动的海域,改善海底生态群,并动员村民一起保护此片海域生态环境。

2023年5月,梁泽业牵头成立了大连市长海县海洋哺乳动物保护协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断加入,一些医生也加入进来,参与救助江豚的工作,共同保护海洋,保护江豚。2024年,大连市长海县海洋哺乳动物保护协会入选创绿家项目,计划在项目支持下,通过组织青少年志愿者海上观江豚,向青少年进行海上哺乳动物保护相关知识进行科普,探索公众倡导的更多路径。同时持续出海对东亚江豚活动地带进行巡护、观察江豚情况,更深层次地调查与研究东亚江豚。

图:活动合影


联系我们

月捐公众号:SEE月捐计划

新浪微博:阿拉善SEE公益机构

抖音:阿拉善SEE公益机构

B站:阿拉善SEE

联系邮箱:public@see.org.cn

联系电话:010-57505155转分机号8106(工作日 10:00-18:30)

SEE小助手微信:seexiaozhushou

扫二维码了解更多项目进展


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