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进度-2025-04-29

SEE Foundation

  荒漠化防治

一亿棵梭梭

今年计划种植1099.22万棵沙生植物

2025年“一亿棵梭梭”项目计划种植以梭梭、柠条为代表的沙生植物1099.22万棵,项目区域涉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赤峰市、鄂尔多斯等地,目前已陆续开始种植工作。

3月20日-25日,“一亿棵梭梭” 项目团队前往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的吉兰泰镇与巴彦诺日公苏木,针对当地的植被恢复项目展开种植跟进工作。

 2025年阿拉善左旗植被恢复项目计划种植面积4万亩,涉及2个苏木/镇、8个嘎查/村,经项目团队实地跟进,目前有85%的项目户已投入种植。种植过程中,个别户在打坑机械上也配置了GPS,以提升种植间距的精确度。

在种植现场,项目团队抽查了种植株行距,严格确认种植规格是否达标,并对植被情况与种植地条件进行再次核实,确保其符合种植标准。针对发现的问题,团队及时反馈并进行现场调整。与此同时,项目团队还为每个项目户详细讲解项目要求,保障种植工作科学、有序推进。

图:打坑照片

地下水保护

种植户筛选完毕,开展春种准备工作

三月,项目团队对申请参与 “2025 年任小米节水助农项目” 的种植户开展筛选工作。本次筛选主要依据种植地块面积是否符合要求(不低于20 亩)、地块是否具备水灌溉条件与良好的设施基础,以及灌溉井是否设备齐全能够正常运行。经过严格的筛选流程,最终确定有 17 户农户完全符合上述条件。

三月中旬,项目团队与这 17 户农户顺利签订了 2025 年种植协议,协议约定的种植节水作物总面积达 837 亩,后期项目团队会继续跟谷子种植及滴灌带铺设实际情况,最终以GPS打点面积为准。

已成功通过项目申报的农户,第一时间便投入种植准备工作,着手整地和采购滴灌带。谈及滴灌带的选择,早些年,部分农户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选择使用迷宫式滴灌带。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弊端逐渐显现,迷宫式滴灌带存在出水不均匀的问题,致使部分土地无法得到充分滴灌,严重影响了作物的生长发育。

如今,农户们在实践中积累了经验,选用的是贴片式滴灌带,这种滴灌带出水均匀,能有效避免因灌溉不均导致的作物生长差异,且抗堵塞能力强,大大减少了因堵塞而需频繁维护的问题。该滴灌带的滴头间距为 30cm,能够精准地将水和养分输送至作物根部,实现精准灌溉。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浪费,还为作物的茁壮成长提供了稳定且适宜的环境,助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图 :查看用水计量设施情况


  生态保护与自然教育

守护栖息地任鸟飞

拆除鸟网保护鸟儿安全

3月,今年第5次沱江富顺琵琶镇-安溪镇段鸟类多样性调查和巡护顺利开展。调查人员在8.91公里的巡护中,记录到包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琵鹭在内的5目11科27种鸟类。调查期间还发现了白色垃圾、非法捕鱼等问题,均已反馈给相关部门。同时现场拆除挂有鸟尸的鸟网一架,以减少其对鸟类的持续伤害。

借助四川省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和爱鸟周的契机,3月14日,项目团队邀请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科普专家走进自贡市汇东实验学校南湖校区,面向学校四年级1000名余师生开展了野生鸟类保护科普讲座,并赠送科普图书《鸭类识别图鉴》,助力学校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教育工作。

3月27日是富顺县琵琶镇的赶场日,项目工作人员、志愿者联动自贡市和富顺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琵琶镇人民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在场镇设点,开展以“清除鸟网,密织法网,让鸟儿自由飞翔”为主题的爱鸟周宣传活动。现场向村民科普野生鸟类保护法律法规、《四川省陆生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办法》、沱江琵琶段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鼓励村民用驱鸟带替代捕鸟网,发放各类宣传物料700余份。

图:拆除捕鸟网解救被困野鸟

留住长江的微笑

长江生态科普课堂开课啦

春日暖阳下,一场别开生面的长江生态科普课堂在长江荣耀号游轮徐徐展开,李响博士为 100 名武汉光谷未来学校小学部的师生们开启了一堂特殊的长江之旅。

"你们知道吗?江豚宝宝出生时是鼠灰色,要两年后才能换上帅气的深灰西装呢!",李博士以《微笑天使的守护者》为题,用生动的江豚保护故事叩开孩子们的好奇心。在"长江生态共绘"互动环节,孩子们手持特制的江豚主题涂色板,用彩笔为江豚披上湛蓝浪花,为江面点缀碧绿芦苇,一幅流动的生态长卷在长江上徐徐展开。

本次课堂通过"水上教室+沉浸体验"的模式,让生态教育突破传统课堂边界。活动负责人表示:"当孩子们亲手为江豚描绘家园时,保护长江的种子已在童心中生根发芽。这不仅是生态知识的传递,更是对母亲河的深情告白。"

图:李响博士讲述江豚保护故事

守三江水,护万物源

垃圾不落地,共护长江源

唐镇垃圾共收共管试点执行

由三江源保护项目支持的“唐古拉山镇垃圾共收共管及污水处置示范项目”,截止3月初,已在唐古拉山镇纳入共收共管试点商家50户,项目团队和志愿者将其分组,每天完成约1/3商家的分类垃圾进行数据收集和统计,核查垃圾分类率,发现问题并与商家进行沟通等,所有商家3天完成一轮共收共管工作。在此工作过程中,项目团队还通过牧区“垃圾换食品”的草原垃圾分散收集、城镇“垃圾共收共管”,实现城镇地区的垃圾不落地;长江水源地的垃圾分类回收、长江水源地的污水处置示范等工作,联合当地政府、居民、志愿者共同参与的长江水源地的生态环境保护。

开展人兽冲突“智慧熊社区”云讲堂分享交流活动

3月16日,人兽冲突项目团队通过线上“雪境云讲堂”的形式,为来自三江源地区的23名社区参与者带来首次交流分享活动,“智慧熊社区”项目通过口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历史和防熊知识等方式,培养和提升社区自助防熊能力,辐射更多三江源地区人熊冲突严重的社区,并推广已有的综合防护设施,推动更多的社区尝试搭建“智慧熊社区”,为政策决策者提供更广泛和更具推广价值的实操经验,以缓解人兽冲突为当地社区带来的威胁。

图:志愿者开展唐镇垃圾分类回收及商户垃圾统计工作

诺亚方舟留住家园


推动绿孔雀人工繁育工作

项目人员于3月初邀请绿孔雀专家前往青华绿孔雀保护区管护局作妈管护站,参观绿孔雀野化放归试验基地。

目前青华保护区有绿孔雀2公1母,都是由自然中心于2023年提供的,去年产了7枚蛋,都没有孵化出绿孔雀。专家针对该问题,查看了喂食、笼舍等情况,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同时提出可以增加绿孔雀的蛋白质摄入,并向工作人员讲解如何繁殖面包虫等。之后参观了管护站建成的观察笼舍和5000平方的野化场。随后大家就目前绿孔雀春季求偶行为以及笼舍建设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专家老师就投喂、繁育、防疫以及未来工作的方向给出了意见和建议。

滇金丝猴食源植物育苗基地建设

通过在救护站现有土地上开展10多种食源植物人工育苗和回归野外种植,不断改善滇金丝猴栖息地生态环境和补充食源植物,有效控制人工投喂辅助食物数量,维持猴群自行取食的能力,能够促进猴群活性和灵性。3月下旬,白马雪山救护站计划的500平米滇金丝猴食源植物育苗场,4个育苗地,已完成了滇金丝猴食源植物育苗基地建设项目的播种。

图:青华绿孔雀保护区管护站


  气候变化与商业可持续

卫蓝侠守护碧水蓝天

开展新政对光伏行业的影响专题调研

SEE卫蓝侠守护碧水蓝天项目支持伙伴自然田通过系统梳理分析整县光伏试点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实地调研探索普适性解决方案。

截至2025年3月,项目团队围绕国家“430”“531”新政对光伏行业的影响展开专题调研,通过政策文本分析、企业访谈及市场数据追踪,系统梳理了新政的核心要点,包括分布式光伏项目分类管理、上网模式差异化调整等关键内容。同时深入剖析因政策节点引发的抢装潮,带来的组件价格突破0.75元/W,辅材涨幅达5-15%,部分省份项目备案周期超过100天,导致未启动项目被迫观望。这揭示行业短期阵痛与长期转型的关联性。

基于调研成果,团队联合行业专家提出三大针对性建议:1、数字化运维,通过智能电网调度和实时数据监控,企业可以实现对发电与用电的精准匹配,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提升项目的整体收益。2、提高消纳水平,光伏投资者应更多地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鼓励业主自用电力;自投电站也应更多地采用自发自用模式,使用清洁低廉电力的同时降低电价市场化带来的收益风险。3、储能配置,虽然储能的市场价格还整体偏高,但“储能友好型”的市场环境已经搭建起来了,期待未来储能会迎来大爆发。

综合调研,项目还形成《新政过渡期分布式光伏发展指南》。此次调研不仅为从业者提供应对政策变动的决策参考,还通过科普文章、案例解读等产出,推动社会对光伏产业从“粗放扩张”到“精耕细作”的认知升级,助力分布式光伏在“双碳”目标下实现技术、模式与生态的高质量协同发展。

图:固德威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来源:固德威)

不绿色不采购

绿链行动推动更多企业绿色采购

绿链行动参与“精瑞科学技术奖颁奖暨人居新质生产力白名单发布会”,在会议上发布将联合精瑞人居发展基金会,在2025年的精瑞科学技术奖申报中协同绿链行动的白、绿名单申报流程,鼓励及推荐参与科技奖励的建材类企业进入白名单、绿名单,推动全行业绿色采购。

精瑞科学技术奖自2003年由国家科技部和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以来,始终以“提升人居品质、改善人居环境”为价值目标,奖励在人居与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

会议上颁发2024精瑞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本次奖励共有61项,其中有4家绿链行动建材品类白、绿名单企业推荐的成果入选,以创新产品、技术和绿色供应链实践获得表彰,他们分别是(按拼音排序):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四季沐歌集团有限公司、泰山石膏有限公司、长沙市神宇建材有限公司。

绿链行动持续联合技术支持方对各个建材品类的白、绿名单企业申报进行审核,在3月内共新增9家聚酰胺型材企业进入白、绿名单,并将继续对其他品类的白、绿名单开展招募。

图:颁奖合影


  海洋保护

保护海龟产卵场,提高稚龟存活率

3月,项目团队在三沙市甘泉岛联动三沙市海洋保护区管理局的干部、当地社区居民以及海龟巡护员等多方力量携手展开植树活动,在沿岸种植树木,增加岛屿的植被覆盖率。

尽管海龟素有海洋生态的"活化石之称",但其产卵环境正面临严峻挑战,种植一定密度的本土植被,可以对海龟产卵场沙滩进行一定的保护和降温。同时,新种植的树木不仅能为沙滩提供天然遮阳屏障,降低沙层温度,从而提高海龟卵孵化率,并维持合适性别比例,还能为海龟宝宝提供“安全通道”,新生小海龟破壳后需穿越数十米沙滩才能入海,沿途极易被天敌攻击,而茂密的植被能为它们提供隐蔽通道,提高海龟宝宝(稚龟)们的存活率。

此外,海龟巡护员们在无龟上岛的日子里,还环岛清理了海漂垃圾,为龟龟们上岛产卵做好充分的准备。

守鲎( hòu )净滩活动

3月29日,项目执行团队组织了27名公众在硇洲岛西埠村的海边开展守鲎净滩的活动。

活动过程中,主理人饭团为大家分享了中国鲎的知识以及中国鲎面临的威胁,同时结合西埠村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场景,分享如何通过自身行动参与中国鲎的守护。

活动期间,在渔民作业区巡鲎时发现了1只被兼捕的鲎,大家耐心地将鲎从渔网中解下,并放归大海。除此之外,参与活动伙伴们在海边捡拾了塑料袋、瓶子、废弃渔网、废弃衣服等各种垃圾合计122kg。

图:植被种植


  环保公益行业发展

劲草同行

2025年劲草同行选新候选名单出炉

2025年劲草同行招募正式落下帷幕。

今年的劲草同行启动了“社企试点”:除了为传统环保组织提供支持,还为社会企业提供专属支持。社会企业是全球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力量,其以“解决特定社会问题”为使命,通过市场化手段在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截至2023年底,CSESC累计认证的社会企业总数已达697家。然而,中国社会企业虽发展迅速,但仍普遍面临规模有限、影响力不足等瓶颈。为此,2025年劲草同行启动社企试点,旨在通过定制化赋能,包括导师辅导、战略诊断及资源对接等,助力社会企业突破成长困境,强化其解决社会问题的核心能力,最终推动环保领域的社会创新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此次招募,项目组共计收到61家机构的提名表单。经过为期3个月的尽职调查和成长期快速评估工作,最终10家机构符合以下筛选标准,入围候选伙伴名单,进入终审环节:以环保公益为核心业务;符合劲草定位的“成长期环保组织”;“关键人才”具备带领机构突破成长期瓶颈的领袖特质;如机构为社会企业,需提供社企资质。在此,我们向这10家机构致以最诚挚的祝贺:

深圳市盐田区老土乡村生态文化服务社、昆明市呈贡区梦南舍可持续发展服务中心、北京市昌平区它山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深圳市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成都市成华区约未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平潭综合实验区海若海洋文化交流中心、天水市陇右环境保育协会、深圳市罗湖区小水滴环境保护中心、西安永续挚光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四川丑美生活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支持创绿家的环保梦

普通人的可持续电影节

由创绿家伙伴“地球一小时观影局”发起的普通人电影节,今年迎来了第二届活动。覆盖全国23个省份、40座城市,通过三日纪录片联展与创意性的低碳实践,70个分会场共同打造属于普通人的“地球映厅”,鼓励公众以观影为起点,走向对话与实践,在日常生活中探索可持续的可能性。

在淮海中路550号上海主会场,影片联展共带来12部纪录片,其中8部为国内原创,包括纪录长片《光语者:独步南极》《寻找海错图的世界——人鱼传说》《蜀山之王》《方舟·东黑冠长臂猿》,纪录短片《雪山的呼唤》《且听鹿铃》《古日乃》《末端派送》。快闪地球映厅里还展示着一年中在不同可持续节日里宜观影的100部环保纪录片推荐影单。

全国23个省份,40个城市,70个分会场,各地可持续伙伴多城联动熄灯观影,在自己所在的城市举办多样的低碳观影活动,遥相呼应一起做件有意义的事。

除了吸引高校师生参与,全国各地观影分会场的可持续空间也在三天活动中组织了多样的特色低碳行动。当银幕上的地球影像在观众心中生根,普通人也能找到自己在这个星球上的角色:或许是重新思考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或许是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参与一场净滩活动,甚至只是向更多人讲述一个关于冰川与海洋的故事。

图: 现场照片


联系我们

月捐公众号:SEE月捐计划

新浪微博:阿拉善SEE公益机构

抖音:阿拉善SEE公益机构

B站:阿拉善SEE

联系邮箱:public@see.org.cn

联系电话:010-57505155转分机号8106(工作日 10:00-18:30)

SEE小助手微信:seexiaozhushou

扫二维码了解更多项目进展


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