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有什么是不变的吗?9、10月的草原开始泛黄,牧人的家门口已经开始飘雪,但也可以感受到暖暖地的“大太阳”,这可能是我们觉得一年四季里高原未曾变化的事情,你想象的高原是这样吗?
高原垃圾与野生动物关系报告初稿完成
结束了春季与夏季的高原野生动物与垃圾田野调查后,我们马不停蹄地撰写了《玉树州垃圾收运体系及人兽关系调查及建议报告》。作为对玉树州全域进行调查后的内部政策建议提交至玉树州委州政府,第一时间将我们的所观、所闻、所感,以及对垃圾与野生动物有关的思考建议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交流。预计12月将完成更全面的调查与研究报告。(左图为某高原垃圾填埋场记录到的棕熊)
《一片土地上的人熊关系》的牧民影片持续拍摄中
9月主要拍摄了棕熊在野外的生活场景,在拍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棕熊在冬季牧场的房屋周围挖厥麻的场景。10月份棕熊又发起了新一轮的拆家活动,仅在我们的拍摄地已经拆掉了8个牧户的房屋,拍摄团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做了影像的记录,对牧户家做了采访。
万物影像的专家团队实地走访
万物影像今年支持了机构开展人熊冲突的影像记录,9月他们随着雪境的团队来到了玉树,不仅仅拍摄到了棕熊的影像,也进一步了解到了机构在当地社区缓解人熊冲突的工作。雪境希望挖掘本地人对于人熊冲突背后原因的挖掘,记录并传递更多“智慧熊社区”的宝贵经验。
继续挖掘防熊方案“电网”
在和棕熊的斗智斗勇中,目前比较有效的房屋防护是实践了两年的“太阳能脉冲电网”。在沿用了国际标准的脉冲电网,它所需要安装、使用、维护等方面的行为操守,以及脉冲波的运作原理,都需要进一步的学习,这之中又有哪些可以通过结合牧人的生活设计更具性价比的产品,我们正在进一步的研学中。
项目评审会、培训会,学习ing
10月机构的同事们一起出动,一方面接受项目管理、项目设计方面的培训,一方面进行项目的申请答辩会。在短暂的评选培训过程里,也充分的感受到了大家对于“人兽共存”、“高原垃圾”的关注,也给到了我们更多反馈,期望可以一起来带更多行动。
党建工作学习
10月18日,机构参加了青海省社会组织管理局举办的一期党建引领行业标准,本次会议主要目的是促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专题辅导。会议上特邀了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白友涛围绕党建引领行业标准促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作专题辅导,雪境积极参与本次专题讲座,并列入到机构党建的学习计划中。
99公益日恰逢雪境十周年
今年的99公益日恰逢雪境十周年。借此契机,雪境的故事参与了腾讯公益平台发起的公益故事征集活动,不仅在活动期间收获了更多的关注与支持,雪境视频号同样也获得腾讯公益认可,视频内容已可在腾讯公益平台观看。同时,我们通过公众号发布了雪境十周年特别活动,并为长期陪伴雪境的月捐人精心准备了定制答谢礼物,以表达我们的感恩与敬意。
点击查看:雪境十年,我们走过的每一步丨有“熊”为证!
雪境专家团队高质量内容输出
雪境专家团队持续输出高质量内容,聚焦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发布了多篇兼具深度与启发性的文章,这些文章从科学视角、文化传承和公众意识等多维度出发,呼吁尊重野生动物的生存法则,探索人与自然共生的可能性,进一步深化了公众对生态保护和文化多样性的认知与思考。
点击查看:
要流量,不要命?!关于禁止投喂野生动物的倡议
自然与文化的神秘纽带|全球有关棕熊的信仰与传说
熊的告白
《高原垃圾与野生动物关系手册》藏文版文章发布
《高原垃圾与野生动物关系手册》藏文版文章正式发布,这是雪境在推动在地人兽共存的重要实践之一。该文章以藏文呈现,结合高原实际情况,深入探讨垃圾管理与野生动物生存之间的复杂关系,为在地牧人提供了科学建议和可操作的指导。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当地社区对垃圾问题及其生态影响的认识,也进一步加强了文化适配性传播,促进生态保护理念在社区的深度融入与广泛传播。
点击查看文章;
གད་སྙིགས་དང་རི་སྐྱེས་སྲོག་ཆགས་བར་གྱི་འབྲེལ་བའི་ལག་དེབ།
2024年国家公园短视频征集
雪境与合作伙伴共同架设的红外相机积累了大量视频素材,恰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发展中心主办2024年国家公园短视频征集推广活动,此次活动以“你好,国家公园”为主题。雪境以《雪域的故事》为题制作了以红外相机视角讲述高原人与野生动物共存故事的视频,参与了其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单元”,让我们共同期待比赛的后续消息。
感谢合作伙伴们的大力支持!
青海省野生动植物管理处、玉树州政府、囊谦县人民政府、东坝乡人民政府、果永村委会、热拉村村委会、吉赛村村委会、囊谦县东坝乡生态环境服务协会(阿宝环保协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阿拉善SEE三江源项目中心、劲草同行项目、银杏基金会、质兰基金会、浙江省微笑明天慈善基金会、爱德基金会、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守护荒野、腾讯公益平台、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龙桥黑熊救护基地、美团青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