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进度-2024-11-20
【红丹丹月捐计划】月报(2024年10月)

【红丹丹月捐计划】月报

2024年10月


亲爱的月捐人:


读一本好书,欣赏一部电影,同行一段旅程,打破视觉障碍的界限,和视障朋友一起看世界,让这个世界属于你,也属于他们。

2024年10月,身为“心目影院”创办人的大伟老师近两年已经很少现场讲电影了,一旦有他的讲述场次,盲人影迷们就会趋之若鹜。在他的电影讲述里,盲人观众能酣畅淋漓地欣赏到电影艺术的魅力。为盲人讲了20年的电影,大伟老师说,能让盲人影迷们看到院线同步上映的片子就是平等的一种。


“盲童阅读援助计划” 2024-2025阅读直播课第一课于10月19日开课,我们特别邀请了知名美食博主潘晴老师莅临红丹丹直播现场,就主题“苏轼,古今吃货第一人”与全国的盲生朋友们一起交流分享,共同挖掘苏轼在美食领域的独特魅力。


盲生与志愿者的语音通信中,志愿者分享的一段经历,读过的一本书,讲的一个故事都能触发盲生重新思考对一件事情的看法或已有的观念,这种正面积极的影响流淌在每一个音节里,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青少年助盲课程在北京鼎石学校和北京市十二中学陆续开课。鼎石的同学给自己设定了讲电影和触摸展两个目标,十二中的同学则专注于无障碍电影学习和实践。


10月13日上午,第41个国际盲人节来临之际,2024年北京市盲人运动嘉年华暨红丹丹第十一届盲人趣味运动会在北投奥园1314东广场成功举办。近百名视障运动员及亲属、二百多名志愿者共聚一堂,共享运动带来的激情和快乐,共促社会融合。


10月23日上午,北京市朝阳区建外街道残疾人联合会再次携手红丹丹,在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一众志愿者的热情支持下共同举办了一场中轴线前门城市徒步活动。


10月26日,红丹丹培训组前往上海,为参天公司的新员工开展了一场视障体验活动,帮助新入职的员工更多地了解视障患者,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您的每一笔捐赠,是对视障青少年未来发展的一份投资,是对失明人士找回价值回归社会的一份助力,是对红丹丹助盲工作的肯定和激励,无比珍贵。聚微光成星海,点亮心灯,我们勇敢前行。

【工作进展及成果】


1.“心目影院”为盲人讲电影


1.1 本月开展盲人看电影活动4场次,参与志愿者98人次,受益视障观众141人次。

1.2 10月27日下午,第二十届北京青少年公益电影节青少年影视沙龙暨“心心相‘映’光影同行”无障碍公益电影展映活动,在北京市青年宫电影城举行。


活动以《里斯本丸沉没》这部电影为主题,为来自全市的盲人朋友、志愿者和其他观众等100余人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无障碍观影体验。


心目影院首席讲述人大伟老师引领盲人观众进入了一场特别的观影体验。


《里斯本丸沉没》的历史背景、主要人物及事件意义在大伟老师的生动描述下栩栩如生,让盲人观众们仿佛亲眼见证了那段历史。


这是红丹丹与北京青少年公益电影节的第一次合作,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盲人朋友们提供了一次难忘的文化盛宴,也进一步促进了普通人与盲人之间的理解和交流。

更多详情

2.“心目图书馆”为视障朋友提供有品质的无障碍阅读,助力盲生更多未来发展的可能


2.1 10月19日下午,“盲童阅读援助计划”2024-2025学年阅读直播课第一课开课。课前推荐同学们阅读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直播课上知名美食博主潘晴老师就主题“苏轼,古今吃货第一人”与全国的盲生们一起交流分享,共同挖掘苏轼的人生态度及在美食领域的独特魅力。


直播课上孩子们纷纷连线互动,都号称自己是“吃货”,与潘晴老师分享自己最爱的食物。盲校老师反馈道,这节直播课给学生一种新的阅读思路,开阔了他们的知识面,领略了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


2.2 美食分享:贵州土豆的多种吃法

——黔南州特殊教育学校 潘女英


2024年10月19日,知名美食博主潘晴老师在阅读直播课上和大家分享到了东坡肉,这让我想到了我最爱吃的土豆,如果在东坡肉里加一些土豆块,肯定会很美味。


在此和大家分享贵州土豆的吃法。


土豆是我们贵州的特产,很好吃。它是黄色的,种在土里。我们要吃土豆时,就会拿工具去把它挖出来。


吃土豆时,拿水把土豆洗好放在盆里,再把土豆切成条或者片。我们有时候会拿来炒,有时会拿来煮,有时会拿来炸。


贵州的小吃摊里一般都会卖有炸薯条,土豆也可以制作成薯片。


吃早餐时,我们会把土豆弄成土豆泥来吃。不爱吃饭时,就会去弄点土豆泥来吃。


土豆可以切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比如说,正方形、椭圆形、长方形等很多很多形状。


它也可以做很多很多种吃法,都很好吃。比如说炸薯条、土豆饼、土豆粑、烤土豆,蒸土豆。


炸土豆时,先起锅烧油,油热后就把土豆放进去。那火要先开得大大的,土豆下锅一会后,再调小火,土豆在锅里呆个10来分钟,就变成脆脆的啦。


要做土豆饼的话,就要先把土豆煮得软软的。再把土豆捞出来,先放在盆里面,再拿勺子去把它弄成泥,最后拿去锅里炸,这就变成了土豆饼。


烤土豆时,先生火,再拿个烧烤架放在火炉上面,再把土豆放上去。把火弄得大大的,烤得才快。快烤好时再刷上一些食用油和辣椒,就可以吃啦。


还有蒸土豆,先把土豆皮去掉,再在蒸锅里放水,把土豆放在上面蒸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出锅啦。吃起来糯糯的,很好吃。


这就是我们贵州土豆的多种吃法啦。

观“苏轼,古今吃货第一人”阅读直播第一课有感(一)

观“苏轼,古今吃货第一人”阅读直播第一课有感(二)

观“苏轼,古今吃货第一人”阅读直播第一课有感(三)

观“苏轼,古今吃货第一人”阅读直播第一课有感(四)

观“苏轼,古今吃货第一人”阅读直播第一课有感(五)

观“苏轼,古今吃货第一人”阅读直播第一课有感(六)

观“苏轼,古今吃货第一人”阅读直播第一课有感(七)

2.3 睿洁是去年年底开始与苏阿姨通信的。那时她还是四平盲校初三的学生,喜欢看网文,喜欢打游戏,最喜欢的是配音,成为配音演员是她的梦想


她认为14岁初三的她还是孩子,等她上高一就长大,是个大人了,不能成天打打闹闹,要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


今年秋季她真正迈入了高一,在与苏阿姨通信的这段日子里,她觉得自己成长很快,快于她周围的同龄孩子。


因为公差,苏阿姨去了东京。她跟睿洁分享了她看到的,感受到的东京,干净且井然有序,在城市管理和资源保护上有很多值得学习的经验。


睿洁在回信里说道:作为生活在东北的孩子,对这个国家,对东京没啥好印象。但听了您的分享,我突然意识到可能一个人品很差的人,也是有长处和优点的,我们也是可以取长补短,我豁然开朗,解决了一个很大的困惑。


此刻,睿洁已经进入高中两个月了,面对更大的学习压力,遇到的成长烦恼,我们相信有苏阿姨的陪伴,有她自己的坚持不懈,一定能在青葱岁月里奏出最美的音符。

3.青少年助盲课程


秋季学期开启,青少年助盲课程陆续在北京鼎石学校和北京市十二中学开课。在鼎石学校,助盲培训师引导同学们讨论本学期课程目标。


参照红丹丹做过的各项活动,同学们确定了讲电影和举办触摸展这两个目标。在后续的课程中,我们将给予同学们实操上的建议和支持。


10月15日下午,《无障碍电影欣赏与实践》第一课在高一三班教室开课,四十多名同学把教室塞得满满当当。


助盲培训师带领同学们进行了初步的视障体验,让同学们直接了解无障碍电影所服务的对象——视障群体。

4.2024年北京市盲人运动嘉年华暨红丹丹第十一届盲人趣味运动会成功举办


10月13日上午,第41个国际盲人节来临之际,北京市红丹丹视障文化服务中心联合北京市心目助残基金会携手首都公益慈善联合会、北投奥园1314、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腾讯志愿者协会、拜耳中国志愿者平台、高伟绅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阿里文娱公益、优酷无障碍剧场、北京体育大学志愿者团队、北京科技大学贝壳助盲小分队、北京红十字基金会神州急救志愿服务队、悠遊有幼、贯景食品(北京)有限公司、KT TAPE中国、盛力世家(上海)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法优乐等多家机构,在北投奥园1314东广场成功举办“2024年北京市盲人运动嘉年华暨红丹丹第十一届盲人趣味运动会”。


来自北京各区近80名视障运动员及视障观众和200余名助盲志愿者在此刻的运动赛场上共襄盛举。本届运动嘉年华的主题是“携手快乐运动 共建融合美好”,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开幕式、破冰预热、趣味竞技、打卡互动和颁奖仪式。


活动现场,运动员们被分为六大特色战队,它们分别是:威猛的青龙队、勇猛的白虎队、火热的朱雀队、沉稳的玄武队、神秘的貔貅队以及强大的饕餮队。


这些队伍和对应的亲子啦啦队共同参与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运动项目,展现各自的实力与风采。


现场项目丰富多样,既有两人三足、螃蟹赛跑、障碍跑等趣味项目,也有盲人足球、拔河等竞技项目,将个人竞技、团队协作、趣味挑战有机组合,以“运动+娱乐+休闲”方式与盲人朋友共同欢庆国际盲人节。


与此同时,通过红丹丹视频号进行的同步直播,也将这份热情和欢乐传递给了那些无法亲临现场的其他地区的视障朋友们。

更多详情

5.建外街道残联2024年“看见世界 共享美好”中轴线前门城市徒步活动顺利举行


10月23日清晨,伴着十月秋风,中轴线前门之旅如期启程。近六十名参与者,包括建外街道的残障朋友及家属、志愿者和工作人员,齐聚前门地铁站。在微软志愿者一对一的细心引领下,队伍有序前往红星二锅头源昇號博物馆集合。


启动仪式上,建外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建外街道残联主席王依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在红丹丹联合流动党员党支部书记、红丹丹理事孟赪兵的全程视觉讲述下,大家从红星二锅头源昇號博物馆出发,沿着南中轴线行走,终点设在前门五牌楼。


沿途,我们触摸着南中轴线的脉络,在这里,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活力交织,让人感慨万千。

更多详情

6.视障体验——参天新员工入职必修课


10月26日,红丹丹培训组前往上海,为参天公司的新员工开展了一场视障体验活动。


在活动现场,新员工们通过蒙眼行走、学习盲文、蒙眼观影体验和基础助盲学习,对于视障群体有了感性的认识,并对这份为人们视觉幸福保驾护航的工作充满了自豪感。


在培训中,参与者对于互动和实践部分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盲文学习环节都有很高的热情,绝大部分参与者都正确地用盲文写出了“Happiness with Vision”。


培训中,当老师很坦诚开放地和大家交流时,场域里流动的是自在的交流气氛,也就是在这样的氛围里,我们的理念和思考得以分享传递。


培训结束后,在合影时,参与者对视障老师的关照自然而温暖,还有朋友注意到培训老师的需求,贴心地把盲杖及时递到老师手中。


因为性格不同,有些朋友可能愿意多表达,有些则不太习惯过多表达自己,但在对于培训师来说,这次培训是一次很美好的互动体验。

【助盲传播】

1.自媒体平台传播


“红丹丹文化助盲”微信公众号推文15篇,浏览量5288次。


“红丹丹文化助盲”微信视频号推送短视频5个,浏览量10621次。


其他平台:“红丹丹文化助盲”微博、“心目影院”微博、快手号等同步转发相关内容,向志愿者、视障朋友、合作伙伴、捐赠人及社会公众展示工作动态和成果,传递助盲理念和价值观。

2.社会媒体传播


2024年10月,丹调、北京青年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对红丹丹文化助盲活动进行报道,浏览量超30万。

【我们的故事】


1.受益人


笔尖流出少年的未来


“一个人十三四岁的夏天,在路上捡到一支枪。因为年少无知,天不怕地不怕,他扣下扳机。没有人死,也没有人受伤,他认为自己开了空枪。后来他三十岁或者更老,走在路上听到背后有隐隐约约的风声,他停下来转过身去,子弹正中眉心。”


当道康将这段话近乎完整地展现在我面前时,我很难相信一位17岁的少年对这句话已经有着深深的感悟。


王道康是安徽省特殊教育中专学校的一年级学生,当我拨通电话时,他正在一家按摩店实习,嘈杂的环境中谈论起与书籍有关的内容时,道康却是娓娓道来......


2021年是道康与红丹丹”盲童阅读援助计划“结识的一年。也是在那年,道康对阅读有了新的感悟......

更多详情

2.工作团队


大伟老师,您还记得我吗?



一盏台灯、一张小桌子、一个话筒、一叠密密麻麻写满字的稿纸,讲述人大伟坐在电影讲述席前,随着电影的情节发展讲述画面,周围都是视障观众。


10月27日下午,大伟为他的盲人观众讲述了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该片讲述了二战期间,一艘满载英军俘虏,名叫里斯本丸的日本商船沉没的故事。


为了能让盲人观众看懂这个电影,大伟到电影院看了三遍,查找了大量的背景资料,做了细致的案头工作。


“纪录片实际上不好讲,要么旁白太多太密,要么对白听不清楚,听不懂,需要转述台词。这个纪录片里就有大段大段的英文台词,留给讲述画面的时间很少”大伟说。


电影结束,一位视障小伙子激动地说:“大伟老师,您还记得我吗?七八年前那时候我刚失明,是父亲第一次带我来到心目影院,疫情期间我的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看这个电影也是纪念我的父亲。”


66岁的大伟老师已经为盲人朋友放了20年的电影,他早就熟悉了在没有视觉的情况下,如何将一部电影让盲人观众“看”得淋漓尽致。


身为心目影院创始人,大伟老师始终把电影看作盲人朋友与现实社会产生连接的重要通道。电影是视觉的艺术,电影的讲述不同于说书、评论。


对于无法用视觉感受的盲人而言,场景、时间、色彩,以及年龄、动态、 表情、服饰等描述需要极具细节,才能在他们的脑海里对画面有所建构。


中国有着1731多万视力残疾人士,帮助他们融入社会是改善这部分群体生存窘境的关键。在大伟老师看来,能让盲人影迷们看到院线同步上映的片子就是平等的一种。

3.志愿者故事


因为快乐,所以值得!


为了热烈庆祝10月15日这一意义非凡的第41个国际盲人节,红丹丹于10月13日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盲人趣味运动会。自2018年第十届运动会以来,这已是六载之后的再度盛会,期间承载了无数人的热切期盼与憧憬。


犹记得运动会的消息刚一放出,便有不少视障朋友和志愿者打来电话或者微信询问,“运动会什么时间开呀?都有什么项目啊?我要报名!”各志愿者团队亦是积极响应,纷纷表示将全力以赴,不仅主动招募志愿者,还热心筹措所需物资。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筹备,运动会终于如期顺利举行。在活动中,我们收获了太多太多可爱的志愿者和视障运动员们欢乐运动、快乐助盲的精彩瞬间!


而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各位盲人朋友的积极参与以及各个志愿者团队和爱心企业的大力支持,同样也离不开这些一个个真实有爱的志愿者的默默付出!


记忆中,热情洋溢的东东、从容不迫的风姐、认真负责的宇翀、温婉知性的刘老师(她甚至特地从天津赶来,与女儿携手做公益)等小伙伴在签到与接待时的井然有序、笑容满面,以及在书写数百张证书时仍不忘幽默风趣“证书已经写到飞起!”的温馨瞬间,令人难以忘怀。


此外,拍摄高手汉文、涂涂、大樊的随叫随到,以及初次涉足助盲活动便大放异彩的格格,用镜头捕捉了每一个精彩瞬间。


雨姐的雷厉风行与全场协调,金大哥、金秋姐、宋红姐、玉霞姐、何老师、贾老师等资深志愿者的默默付出,谭旭姐、冀然、雅雯的优雅大方与颁奖风采,都为此次运动会增添了无限光彩。


当然,我们的讲述人团队同样功不可没。王玉蝉老师携小外孙,温柔可爱的仪曼与仪晨(不是亲姐妹但默契十足),共赴志愿之约;讲述新人杨伯伦与答应了好几年要讲却迟迟没讲电影“久拖不决”的杨过同学携手担纲主持,两位搞氛围十分,气场十分,专业十分,默契十分,为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在这片充满爱与欢笑的土地上,即使跌倒也能笑对人生的我们,因为彼此的爱与支持,而不断前行。衷心感谢每一位参与的朋友,特别是积极参与的盲人朋友们。愿我们携手共进,继续传递快乐助盲的温暖力量,让生活因爱而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