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募捐 | 静心书屋月捐| 让图书馆照亮乡村孩子的未来 | 帮帮公益
公开募捐编号:53320000509200881CA19194
备案到期时间:2025-12-31
项目发起 | 福建省鸟巢助学公益服务中心
善款接收 | 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
¥ 17,810
已筹
176
人次
他们在参与
团队 0
王紫沐 加入月捐, 每月支持100元, 目前共支持100
爱心人士 加入月捐, 每月支持50元, 目前共支持50
nico spatz 加入月捐, 每月支持100元, 目前共支持800
刘小云 加入月捐, 每月支持100元, 目前共支持500
田沐曦 加入月捐, 每月支持100元, 目前共支持300
还没有团队支持哦~
  • 详情
  • 进度
  • 留言

项目说明

本项目是"万家公益图书馆计划月捐:支持民间公益图书馆"的子项目,用于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大杨镇静心书屋创建与运营的资金。想要学习如何创建公益图书馆,可以关注公众号【万家图书馆计划

月捐长久陪伴

静心书屋致力于大杨镇乡村教育,以图书馆为平台,照亮乡村孩子们的未来。乡村图书馆不仅仅在于建设,更重要的是能够持之以恒地运营下去!我们期待公众参与,通过每月定期、定额的爱心捐赠,长久陪伴,为静心书屋提供更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让更多的乡村孩子在图书馆学习与成长,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每一位加入图书馆月捐计划的“图书馆之友”,都可获得定期项目进展及财务报告,及时了解项目动态,受邀参加月捐人专场的活动等。若您需要的话,也可随时停止月捐计划。


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让孩子们胸怀世界,拥抱世界,探索世界,拥有积极快乐向上的童年!


1. 图书馆的常态化运营

图书馆常年向周边村民及孩子开放,读者可免费看书,免费办理借阅卡,免押金外借,以及参加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为一个开拓儿童青少年视野、提供多元素质教育的基地。

2. 提供儿童自主实践的平台

我们愿意用最先进的理念,去服务孩子们,但我想,最有创意的还是孩子们,因为他们对世界有着无与伦比的好奇心,所以图书馆还是个面向儿童的开放的平台,这里可以有无限的可能性!


开露天影院,当馆长,设计实验项目,画绘本,举办活动,拍电影,田野调查。


这些通通都可以实现,只要足够有创意,有决心,图书馆都会竭尽全力为孩子们提供支持。


为什么乡村需要图书馆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经济状况获得了显著改善,但是农村的文化生活依然较为贫瘠,公共文化设施较为匮乏。此外随着手机、电视等电子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沉迷游戏和电视,荒废了学习,不利于健康成长。部分家长忙于工作,缺少陪伴孩子的时间,孩子自己在家难以自觉学习,在户外容易跑到马路上、水边等危险地带玩耍,存在安全隐患。


一座乡村图书馆可以带给孩子们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资源,可以呈现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提供锻炼实践能力的机会。一个孩子可以因此爱上一本书,爱上学习,快乐成长;一个区域可以因此增添文化资源,改善文化氛围,提升文化实力。


静心书屋将以乡村图书馆为平台,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满足村民就近阅读的需求以及儿童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需要,让更多人受益并因此而又更多美好的改变,为乡村振兴助力。


我们已经做了什么

2017年李庆丰老师和爱心人士们一起在镇上租了个房子,筹建了静心书屋,免费给孩子们提供阅读空间。孩子们在书屋阅读、写作业、当小志愿者,参加各种教育活动。

书法体验

组织农村孩子们参观博物馆

心理辅导


2019年开始做兴趣社团,乒乓球、书法、锣鼓队 ,培训小志愿者服务留守和孤寡老人,带领孩子和家长一起去养老院包饺子给老人吃,去田野街道捡垃圾做环保……


有一位年轻妈妈在庆丰老师那里家庭教育咨询时,流着泪和他说,她的孩子梦(化名)从十个月戒奶,她就去外地打工,有时一两年回来一次,孩子今年八岁了,这次回来孩子看她的眼神全是陌生,伸手去抱她,她居然躲开了,庆丰老师问她你这些年回来抱她多吗?她说几乎没有抱过,哭……


陪伴才是最长情的爱

期待您的共同参与,每天只要1元钱,就可一起共建图书馆,为乡村儿童提供无限可能,助力孩子们胸怀世界,拥抱世界,探索世界,拥有积极快乐向上的童年!


一起让中国的未来更美好吧!

项目预算

项目执行计划

服务时间:2023.4-2024.4(图书馆将长期运营下去)

服务地区: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大杨镇

服务对象: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大杨镇全镇人民(主要以儿童为主)

服务内容:

(一)保障图书馆每周六天时间开放,寒暑假及各个节日正常开放;

(二)每月新增一定数量的书籍,满足读者阅读需要;

(三)定期举办读书沙龙、手工制作、节日科普、亲子阅读、周末影院等一系列活动、带动孩子及家长阅读兴趣;


项目善款接收机构

灵山慈善基金会成立于2004年12月,是在江苏省民政厅注册成立的公募型基金会。基金会以弘扬慈善文化,净化世道人心为使命,依托行业支持、青年培养、社区治理、社会创新、国际援助等五个平台设计开展项目。2018年,被江苏省民政厅评为5A级基金会。

发票管理说明

1、灵山慈善基金会作为该项目的善款接收方,可为支持本项目的爱心人士开具合法的公益事业捐赠票据;

2、基于人工、邮寄成本等因素考虑,我们可为每笔捐赠200元以上、有发票需求的捐款方开具并邮寄纸质票据。200元以下的捐赠,如有需要,可开具电子票据;

3、捐赠票据索要方式:点击此表单,录入相关信息和捐赠成功后的微信支付截图(含捐赠项目、捐赠金额和交易单号)即可;

4、如有其他意见和建议,欢迎发送至我们的工作邮箱:hangyefazhan@lingshanfoundation.org,感恩您的信任和理解!


项目起始时间: 2023.04.18

扫描二维码, 前往手机端进行支持

查看更多
2025年2月7日

冬令营——预备备!

 徽风皖韵里 徽常喜欢你 2025年01月15日 13:01 

 

 

图片

 

  冬令营

      ——预备备

COME ON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开启一段新旅程


BEGIN


青春的脚步,踏上冬令营的征程~


NEW START

01

出发

// Have a nice day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日子里,一群怀揣梦想与爱心的小伙伴们集结啦!口罩遮不住脸上的朝气与热情,行李箱装满了对冬令营生活的期待与憧憬。

我们即将从这里出发,奔赴安徽宿州,开启一段意义非凡的冬令营。或许前方会有挑战,但我们的心紧紧相连,彼此的眼神中都透着坚定与勇气!



NEW START

02

抵达

// Have a nice day


图片
图片

赶了一天的路,晚间李庆丰老师为我们设宴洗尘,点了一大桌子的菜,我们吃到了正宗的ANHUI Cuisine徽菜!



图片
图片

香!香!香!辣!辣!辣!


NEW START

03

FIRST DAY

// Have a nice day


图片
图片

这天的阳光超级好!

瞅瞅队长在干什么👀

赶大集有感👍👍

图片
图片


图片

此情此景,必须赋诗一首:

《室中趣景》

室雅人勤笑语盈,

彩球飞舞趣横生。

冬阳透牖添温馨,

共度时光情谊浓。


来小学宣传啦!

试问:谁能不社恐啊!!!

图片
图片

第一天,由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结尾啦!

拜拜,我们后见~~~ヾ(•ω•`)o


为本条进展点赞
2024年9月27日

乡旅寓教 行知相伴|让努力 被看见

 墨香静心支教团 墨香静心支教团 2024年07月14日 15:31 

图片
图片

我们结营啦

乡旅寓教 行知相伴

2024年7月11日下午15点,“乡旅寓教 行知相伴”墨香静心支教团暑期社会实践结业仪式取得圆满成功。这是团队成员在支教结束之际,送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他们将青春热血倾注于安徽泗县静心公益服务中心的二十余位留守儿童,只为让孩子们破茧成蝶,照亮属于自己的天空。

图片


图片


图片

演出准备


结营仪式的演出,从逐字逐句的练习到最后的彩排踩点,从不认识字到最后的流利背诵,从参差不齐到最后的整齐划一,全体师生付出了百分百的努力,一刻不曾松懈,只为那一份承诺——“老师,这是我们第一次去舞台演出”。


图片


团队成员为了让孩子们顺利结营,拿出一部分实践经费为他们买了新衣服。结营当日,孩子们换上了新衣服,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为即将开始的结营演出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风景线。孩子们说——“这是我最漂亮的样子”。

图片
图片



01结营仪式


图片


下午三时许,在南京晓庄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鲁学军与南京晓庄学院旅游与社会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张洁,南京励志阳光心汇心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刘争,泗县县关工委主任王猛甫等领导的见证下,团队成员为孩子们举办了结营仪式。


图片

结营仪式伊始,电视屏幕缓缓亮起,播放着支教期间的精彩瞬间,每一个画面都定格了喜悦与泪水,触动着师生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孩子们看到自己的照片,眼中闪烁着不舍与眷恋,不知不觉红了眼眶。团队成员安慰着孩子们不要哭泣,却背过身去悄悄抹起了眼泪。


图片


图片

南京晓庄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鲁学军进行致辞,为支教团队凝练出四个关键词——“珍藏”“转化”“持续”“期盼”,对团队成员给予了肯定和赞扬,对孩子们给予了关怀和期盼。“支教活动虽然行将结束,但我们的梦想永远不会停止。“期待‘重走行知路’的精神代代相传!” 是鲁学军副校长对的全体成员的殷殷期盼。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02结营演出


图片


教学成果展示将结营仪式的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对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进行演绎,孩子们的真情流露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

诗朗诵《满江红》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能增强孩子们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孩子们的优秀作品走秀,展示了亲手制作的南京非遗—彩粽,金陵绒花等手工作品。

最后一个节目是,师生齐唱《锄头舞歌》,孩子们嘹亮的歌声,深深打动了在场的领导们。他们的目光中,既有欣慰也有感慨。欣慰于行知精神的传播,在幼小的心中种下了一颗名为“行知大爱”的种子;感慨于这些小小身躯里蕴藏着如此巨大的力量,让人看到了希望与梦想的力量。



03颁奖仪式


图片


最后进入颁奖与合影留念环节,南京晓庄学院领导向优秀学生和支教队员颁发奖品,安徽泗县领导向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颁发志愿者证书,感谢团队成员们的辛勤付出。集体合影留念将这温暖的一幕定格,他们的故事未完待续。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日记


图片
图片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目送着孩子们一个个离开的身影,团队成员心中充满了不舍。虽然支教团即将离开,但是属于他们共同的记忆永远不会消散。

“乡旅寓教 行知相伴”墨香静心支教团的脚步走到哪里,行知思想就传播到哪里,歌声就唱响到哪里!墨香静心支教团暑期社会实践圆满结营,而这个夏天,从未结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END —


图片来自墨香静心支教团


文字、排版:吴馨晨


审核:王宁诺、李沿沿


为本条进展点赞
2024年6月23日

陪伴农村留守儿童15年的他,在寻找志同道合有爱心的你!

 学生罗小畅 畅畅成长空间 2023-04-05 08:07 

图片
世界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

世界上少有人走的路,
大凡如此,
那些难而正确的事,
总要有人先独自上路,
才会在路上遇到同路人。

遇见李庆丰老师,就是这样的缘分。
他或许现在只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乡村老师,但这并不影响他未来可能成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
他是一位不怎么会说漂亮话的老实人,但他干得比说得漂亮十倍百倍,同时他所实践推广的「农村留守儿童陪伴」对农村的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图片

4月3日晚与陪伴农村留守儿童15年的李庆丰老师做家校社区共育连麦直播,对他所做的事,有更多的理解与深深的敬佩!


让我们一起走进庆丰老师的生命,听听他做农村留守儿童陪伴的故事……


01.缘起


1970年出生的我,自小伴着曾祖父“人之初,性本善”的孜孜教诲声长大。曾祖父是村里的师塾先生,他87岁高龄离世,那年我5岁,很庆幸曾祖父给我带来儿时的启蒙教育,在我心中播下了“传统文化”的种子,和“性本善”的种子。

这为后来我学习传统文化,从事教育埋下了一颗精神的种子。


图片

(庆丰老师曾祖父慈祥如斯)


我高中未毕业就做了村小的代课老师,六年后辞职去了学校老师工作。到南京一边打工、一边做家教,通过几年的努力在老家盖了房、买了车,生活有了起色,朝着小康生活的目标迈进……


2005年打工回家,邻居一个孩子用稚嫩的声音跟我说:“大伯,我妈妈不要我了吗?两年了,我都快忘了我妈妈的样子了……”

此时出现的新名词“留守儿童”就在我身边, 也包括我自己的孩子。


当时,这个孩子的话,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我也在思考,我要让我的孩子也变成“留守儿童”吗?

我跟爱人商量说,“要不我回来,少挣点钱,多陪陪孩子?”

当时爱人并不理解和支持,加上家庭经济的需求,我还是继续去南京打工,做家教,一年回家一两次,但内心非常的煎熬!


内心清楚什么是对的,迫于经济压力,无法做出选择,那种纠结,真的很煎熬!

通过近三年的反复考虑,2008年我还是下定决心回家做留守儿童陪伴。


当时跟爱人承诺,支持我做这件事,一定不耽误养猪,种地……就这样一做就是近15年。

图片


02.简陋,但快乐的童年


2008年之前村里没有幼儿园,我找到村书记,在村里两间老房子办起幼儿园和留守儿童课后陪伴。


当时没有桌椅板凳,家长自带;

没有玩具,我买些小皮球,还在院子里树上自制秋千……

家长和村干部的理解和支持给了我巨大的动力!


农忙时,带孩子们一起开荒,干农活;

农闲时,我带孩子们在田里奔跑、放风筝,拔河……

常常就地取材,把庄稼、花草、家禽、野兽编成故事讲给他们听……

(后来去参加亚华会,读到李泽武老师的《为未来而教》,我才晓得我带孩子的方式,就是世界108个国家都在实践的“华德福养育方式”。)


那时环境虽然简陋,看到孩子们开心,我也快乐!

陪伴是对留守儿童最好的爱!

我暗下决心,一定把这件事做好、做大、做强!

因此,一放假我就去合肥南京找同行拜师学艺,学了回来又带孩子们一起实践、精进,做好每一个细节!庆幸所有努力没有白费!

图片

03.挫折与挑战


在充分得到家长认可后,从2008年8个孩子到2012年36个孩子,当我正准备招聘老师、置办设备时,由于没有资质证书,只能被迫关停。

我把这36个孩子送进村小学,家长不愿意了,多次围着我哭诉说,就要我教,那时我欲哭无泪!


在长达两个多月的时间和家长协商,幼儿园不办但是我依然做课后陪伴,就这样他们才勉强同意去村里小学。从2012年到2015年村小学学生快速减少,幼儿园撤并,在这段时间里好多家长找我,让我再教教这些孩子,有的甚至把孩子直接送我家里来,不愿意去任何公立或私立幼儿园!


我耐心和他们解释只要教育主管部门允许,我一定办!

2016年7月我们村小学也撤并了。

我再次找到乡教办、村小学校长,

通过多次协商,终于在2016年8月31日中午,他们允许我继续办学,这时已经有8个孩子在我家等候消息!

2017年2月又招收1个,共9个孩子,2017年秋季开学又收了4个孩子,共有13个孩子,我们有2个老师。

每个孩子一学期收500元,还不够另外一个老师的工资。

2018年6月,由于政策及没资质的原因,我的课后陪伴点又再次被停,我只有默默的离开。


图片

04.办学可停,学习不能停


在这期间为了做好留守儿童陪伴,

我多次去各地观摩学习,时刻为继续心中这件难而正确的事,蓄能准备着。

去成都参加亚洲华德福会议(成都学习14天)学习华德福教育;

参加南京华德福培训(南京学习15天);

杭州优律诗美培训(杭州2017年10月学习4天);

参加由国家行政教育研究院院长张孝德教授办的三亲传统文化教育培训(河南永城2018年3月学习8天);

参加由民进中央主席朱永新教授带领的创新教育培训(北京辛庄师范学习2018年暑假14天,2019年暑假14天,2022年暑假14天)。

后来也终于在一次又一次的学习中,得到更大能量的老师们鼓励和启发,开始新的尝试。

图片
图片

05.方法总比困难多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意识到:

“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育。”


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拥有良好学习氛围的环境。

2017年我在镇上租了个房子开了一家静心书屋公益图书馆,包括装修、购买图书、空调、电脑等前前后后花费近三十万。免费提供书给孩子读书、学习,提高孩子自学能力,带孩子们做游戏,开免费亲子伴读家长课堂、亲子伴读读书会、做手工等活动。


2019年开始做兴趣社团,乒乓球、书法、锣鼓队 ,培训小志愿者服务留守和孤寡老人,带领孩子和家长一起去养老院包饺子给老人吃,去田野街道捡垃圾做环保……

我计划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买校车接送留守儿童上下放学,解决老人接送留守儿童三轮车交通安全隐患。

此间得到家长的认可和鼓励,目前接到家长赠送锦旗6面。


为了把留守陪伴做得更好,

2021年12月9日在泗县民政局民非注册了“泗县静心公益服务中心”。

当时计划1年内在大杨镇筹建一家高标准公益图书馆(因疫情未达标)。努力组建一只优秀多能的留守公益服务队(已初步具备),3-5年内复制到全县每个乡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06.人间有爱,让爱生生不息


推动家校社区共育的小畅问我,遇到这么多困难,坚持不易,为什么我还要继续?


曾祖父给我种下的“人性本善”的种子,是我人生的底色。


我爱人曾经得过急性子宫癌,在我只有3000元的时候,是爱心公益组织的朋友,和社会上的爱心人士、爱心网友的捐赠,帮我爱人度过了难关。我们得到了这个世界很多的爱,我要把这份爱回流给社会。


先尽好本分,“施由近始”,在照顾好家人和身边孩子的同时,“有余力则学文”,最初我也就是想陪伴好自己的孩子和泗县我身边的孩子。

2021年辛庄师范的黄明雨老师,举办了小微创校交流会,我们交流了很多,他鼓励我,“做力所能及的事”,做“小而美”的事情。


我也是做的“小而美”,但是被全国公益图书馆发起人丁勇老师一鼓动,我心里不只装着自己的孩子,泗县的孩子,还有全国更多的留守儿童。


我发现身边留守儿童的问题太多了,我一个人干不过来呀,怎么办?


自己使劲干的同时,还得号召更多志同道合的同行人,一起干!


因为有那么多信任我的家长鼓励着我;

在陪伴中长大受益的孩子鼓舞着我;

全国各地支持关心留守儿童的爱心人士,教育同仁支持着我……


所以,还是要继续干,并且努力号召更多人一起干!


希望有更多同行人,一起把这份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爱,传出去,让这人间的爱,生生不息,照耀更多的人!


图片
图片
图片



【后记】

笔者小畅,在一线推动家校社区共育,这次与庆丰老师和春藤公益晨读会的王景峰、康康老师支持藤二代联合发起「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乡村图书漂流公益行」活动。


详情如下:

https://mp.weixin.qq.com/s/DKXmp6sqM-bJDIQ_Ddz6Uw


愿更多的爱心人士,陪伴孩子参与其中,去激发孩子心底的善意与善行,让孩子去经历并相信,这世间美好与自己环环相扣!


皓月当空的时代已经过去,

群星璀璨的时代已经来临。

没有家庭是一座孤岛,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闪耀的星星,

当闪耀的星星足够多时,

世间会因为我们而被照亮,

也因我们而更加美好!


家校社区共育,给孩子成长的美好环境与滋养的土壤,让我们联合起来,成就更大的社区!

图片
图片


【致谢图源】

文中图片源李庆丰老师朋友圈,

张丛薇、小畅朋友圈。

若涉及原创,向原作者致谢!


说明:

正文部分经庆丰老师自述和连麦直播交流内容,小畅整理。


图片

欢迎连结小畅,一个用书写记录温暖故事与成长故事的87后!

学生罗小畅

 愛出愛返,感恩您愛与能量的流动 


为本条进展点赞
查看更多
yanan wang
加油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为爱支持
💕兜里的梅子ℒℴѵℯۣۖ¹³¹
希望,小孩养成好习惯。希望老师能交英语
爱心人士
支持
黑天使大上海
越办越好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