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见美好”月捐计划
Crowdfunding NO.:53110000MJ0178318DA23001
项目发起 | 深圳市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
善款接收 | 北京乐予慈善基金会
They are engaged in
Team 11
周凤 just started a monthly gift plan of RMB 20 , in total giving RMB 20
缑剑 just started a monthly gift plan of RMB 50 , in total giving RMB 50
Apple just started a monthly gift plan of RMB 20 , in total giving RMB 20
杨礼文 just started a monthly gift plan of RMB 100 , in total giving RMB 100
殷小闲 just started a monthly gift plan of RMB 50 , in total giving RMB 50
少年集.半校学习社区
邢莉 and 11 friends supported RMB 450.00 in total
相信少年的力量
为爱行走团队
张龙 and 2 friends supported RMB 140.00 in total
为爱行走,一起加油!
日敦日新
薛野 and 3 friends supported RMB 600.00 in total
让教育配得上孩子
全人生长
刘斌 and 3 friends supported RMB 460.00 in total
与青年和儿童共创全人生长
先锋教育
崔涛 and 18 friends supported RMB 2151.00 in total
相信就会看见
研究院20周年庆 20岁生日快乐!希望以后每一个周年纪念,都有你在!
我要代捐
  • Details
  • Progress

2018年PISA测试中“学生幸福感”评估数据显示

在71个参评国家(地区)中

中国学生幸福感排名第64位

比起2015年时的第41位

中国学生的幸福感排名大幅下降

在大多家庭被裹挟进基础教育的过度竞争中时

教育公平逐渐演变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教育机会、教育资源的城乡差距、阶层差距持续放大……


面对许许多多的教育问题

也许你曾想过

教育能改变吗

自己能为教育变好做些什么


“育见美好”月捐计划 

“育见美好”月捐计划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于2023年2月上线的募捐计划。21世纪教育研究院成立于2001年,致力于以独立的立场开展教育研究与政策倡导,聚集教育界内外的民间智慧,推动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我们的使命:以独立视角研究教育问题,以社会力量推动教育变革。

我们的愿景:成就最具公信力的教育智库。

我们的战略目标:

做好乡村教育的问题洞察者、方案提供者、创新助力者、变革推动者,推动乡村教育振兴。

让教育变革者有思想、有力量、有方向、有能力、有方法。

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让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发生在当下。


我们期待遇见更多美好的你,通过每月小额、定期、持续的捐赠方式,共同见证教育改变的发生,用教育连接美好。


 您的捐赠将带来哪些改变?

月捐20元,

可支持20名乡村学生获得一节优质课堂;

 

月捐50元,

可支持1位乡村教师参加一次专业培训;

 

月捐100元,

累计一年可支持1次教育问题调研的省内交通费;

 

月捐200元,

累计一年可支持1本教育蓝皮书的选题策划、写作讨论、编审校会议;

 

月捐500元,

累计一年可支持“青年学者计划”全年的社群活动;

 

累计10000元,可支持1所乡村学校全年的教师培训;

累计50000元,可支持1个区域(以乡镇为单位)教育共同体全年的专业提升;


加入21世纪教育研究院“育见美好”月捐计划,和我们一起通过以下方式推动美好教育的实现。


 关注农村教育,让农村学校焕发活力 

农村教育一直是中国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城镇化快速推进、人口大规模流动的过程中,中国许多区域的教育面临“城挤、乡空、村弱”的局面。很多乡村学校陷入“学生少—师资配备不足、教师赋能匮乏—学校特色不明显—学生流失”的恶性循环。

面对乡村学校缺少方向、缺乏资源,乡村教师心怀教育理想却困难重重的现实,2014年11月,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起成立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共同体(原“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旨在从“交流共享”和“对外发声”两个维度深化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的工作体系。

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共同体从情感关怀、资源对接、办学咨询等方面为联盟学校提供基本服务,并建立“线上答疑会”等线上活动,促成交流共享。同时,以“青年学者计划”就联盟工作中发现的乡村教育重点议题与典型案例开展研究倡导工作,实现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对外发声”,推动政策优化。

河南榆林头小学

在为乡村教师赋能方面,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起“星星之火”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以观课议课为抓手,通过提供小额资金支持与专家指导,支持5个区域自组织所覆盖的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为探索适合不同地域的教学模式,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与一些地方教育局、学校合作。2022年,研究院与青海省玉树州曲麻莱县教育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为曲麻莱县教育设计五年发展规划,并配套进行课程活动研发、校长和教师培训等系列行动,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组织教育专家资源和社会力量,提升曲麻莱教育整体质量,探索生态美育的特色发展路径。

甘肃磑子坝小学

为更好地发挥公益力量支持乡村教育,2022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携手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北京成英公益基金会等机构共同启动“未来乡村教育协同网络”项目,通过协同网络的搭建,推动教育公益领域的发展和生态建设,助力乡村教育的发展和乡村振兴。


 建言献策,用研究影响教育政策 

通过公众参与的社会调查、专业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一直坚持的工作模式。研究院每年组织编写年度性教育发展报告《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观察》,致力于从民间视角审视中国教育状况。

当下,面对人口出现负增长及老龄化的趋势,我国教育系统需从长远发展考虑,根据人口变动调整教育资源配置,积极面对、回应各教育主体当下和未来的发展需求。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起人口变局中的教育发展研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开展人口变化形势与教育发展的系列研究。

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研究与倡导工作中,公众参与一直是其中的亮点。为了让真实的社会需求得到表达,研究院举办新民教育沙龙,邀请关心教育的各界人士,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大教育”视角出发,审视、探讨、建言当前和未来的教育。


 促进教育创新,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 

在面对和解决时下的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之时,21世纪教育研究院也希望通过开展前瞻性的教育研究与实践,找到未来教育更好的方向。20年来,研究院通过开展在家上学、教育创新学校研究、“LIFE教育创新”峰会、全人教育计划等多个研究、项目,引领国内教育创新的发展。2023年,研究院将重点推动“全人教育计划”和“第七届全国教育公益组织双年会”的落地。

2015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与心和公益基金会联合设立全人教育评选,在基础教育界发现并奖励一批具有“全人教育”理念的教师,推动以人为本的教育改善;宣传、交流并推广“全人教育”理念,促进“全人教育”在全国范围传播,并为一线教育改革者搭建交流、合作、共享的平台,以期重塑教育信心,推动教育的改善。自2015年至2021年,共有23位教师入围“全人教育计划”,其中6人获得“全人教育奖”。当前,第七届全人教育评选正在进行中。

为探寻中国教育的未来,更有效地发挥教育公益组织的作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全国教育公益组织双年会。2023年,第七届全国教育公益组织双年会将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公益组织、基金会和关注教育公益组织的各界人士,交流各自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探讨未来我国教育公益的发展方向,共同推动中国教育品质的改善。


截至目前,

研究院累计举办20余场高峰论坛、

300余场研讨会和沙龙;

共向全国、地方人大、政协提交

约200份两会提案/议案;

连续出版《中国教育蓝皮书》18本、英文版5本;

“21世纪教育研究院书系”

正式出版发行15本各类教育书籍;

发布72份教育专题调研报告;

赋能1800余所农村小规模学校,

支持成立20余个农村小规模学校区域自组织,

项目覆盖校长、教师近2万人,学生近27万人。


 月捐款项用于哪里?

本项目为21世纪教育研究院长期月捐项目,月捐为非定向捐赠,为机构提供更稳定的抗风险能力,帮助我们更可持续、稳健地推动项目落地。

我们将按照实际需求将善款用于推动教育问题的解决中,为改善教育生态做出更多探索。一方面,发挥研究院的专业优势,针对教育问题进行发声、调研和倡导,形成专业的研究报告和改革建议,推动教育政策的改变。另一方面,从孩子的立场出发,发现和支持好的老师与学校。研究院重点关注农村教育,通过搭建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共同体,为农村小规模学校赋能,为农村孩子提供更好的受教育条件。同时,鼓励和支持创新型教育个人和学校,探索面向未来的、适合孩子的教育。


 项目预算 


 成为月捐人可以获得什么?

定期收到项目进展报告,及时了解项目动态;

优先参与研究院举办的线上、线下活动;

获取月捐人专属的捐赠证书和捐赠发票;

查核捐赠公示和个人捐赠记录;

对研究院工作团队提出建议;

根据月捐人个人意愿,随时开启或者停止月捐。


 发票说明 

感谢您对“育见美好”项目的关注与支持。北京乐予慈善基金会将为捐款金额100元(含)以上的网友开具个人捐赠票据。请需要捐赠收据的爱心用户将交易单号、发票抬头、金额、捐赠渠道、捐赠日期、联系电话、地址、邮编等信息发送至le_share@163.com,经确认后北京乐予慈善基金会将尽快回邮捐赠收据。

邮寄有成本,建议多次累计集中开取,希望爱心用户按需申请。感谢您的信任与理解。


 剩余善款处理计划 

当筹集项目款多于预算金额时,首先按照项目预算和项目目标执行项目;剩余善款将持续用于该项目的运营。


感谢您的信任与支持,

如对捐赠和项目有任何问题,

欢迎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裕民路12号华展国际公寓C406

微信订阅号:21世纪教育研究院

电话:010 - 6223 6842

邮 箱: editor@21cedu.cn


Since: February 13, 2023

项目筹款情况:上线以来累计筹款 55,937.60 元,本年度累计筹款 55937.60 元,累计捐赠人次 1126 次。

Scan the QR code, and use your phone to support.

View More
September 7th 2023

9月7日,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主办的“新时代教育的转型”研讨会暨《中国教育观察(2022)》新书预告活动在京举行。

来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多位专家、学者,以及半月谈、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网、北京日报、南方周末、财新等十余家媒体记者,还有关心教育的基金会、企业代表参会,共同展开研讨交流,现场氛围热烈。本次活动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黄胜利主持。

研讨会交流主题包括:“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新历程”、“普及化时代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践研究——以成都市“共享教育”为例”、“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和预防网络沉迷”等。圆桌对谈环节,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教授刘善槐、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牛建林、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冯婉桢、半月谈编辑原碧霞几位嘉宾围绕人口巨变下学校布局、教师资源配置、小班化教学等关注热点展开对话。

详情文章:

增强教育的应变性 |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京举办“新时代教育的转型”研讨会

媒体报道:

一项研究发现:心理因素显著影响未成年人上网行为

幼儿园教师,过剩还是不足?村小撤并与否,有更好的选择吗?

学前教育资源过剩多地幼儿园撤并:教育应变人口形势

技术冲击、教育内涵转变,专家探讨教育发展新阶段如何应对挑战

人口新形势下教师如何配置?专家:不能将解决成本转嫁给教师个人

为本条进展点赞
August 16th 2023

7月,第七届全人教育计划系列活动正式启动。线上,邀请资深专家和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在线直播,围绕志愿填报、专业选择、升学压力、鸡娃焦虑等热点话题,探讨背后折射出的关于教育目的及其智能的大讨论,以及教师在其中可以发挥的作用。

详情文章:

好老师养成记 | 8月,来和灵魂有趣、育人有道的老师对话!

直播回顾:

直播回顾 | 志愿填报众说纷纭,大家究竟在争论什么?

一边是鸡娃焦虑和内卷压力,一边是“被剩下的孩子”亟需走上社会的能力,一线教师该当何为?


8月16日,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心和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全人教育计划成果展暨交流研讨会在国家图书馆举办。会议宣布,来自广东省中山市迪茵公学的语文教师韩宜奋获评第七届全人教育教师,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育才学校语文教师宋新菊、四川省成都天立国际学校语文教师舒凯、北京朝阳赫德学校数学教师杨玉翠获评第七届全人教育提名教师。

会议由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的两位学生主持,包括全人教师案例展示、一线专家名师圆桌论坛、全人教育理念下的人文沙龙和数理工作坊、全人教育计划成果展等环节。来自学术界、教育界、公益界及媒体的200余人来到现场,聆听全人教师分享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共同探讨“内卷时代,如何让孩子的生命得以舒展”。

会议还专门设置了“老师,我想问”环节,来自北京十一学校丰台小学的小学生与全人教师们展开了面对面的对话与交流。孩子们的童言童语与全人教师们充满智慧的回答,使会议更具儿童视角,教育更为走近儿童。


9月10日下午2点,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视频号直播间,回放第七届全人教育计划交流研讨会精彩集锦回放。

活动回顾:

回归教育本真,让生命自由舒展——第七届全人教育计划成果展暨交流研讨会在京举行

全人教师报道(持续更新中):

第七届全人教育计划 | 韩宜奋:唯有灵魂有趣,才是全人教育  

第七届全人教育计划 | 宋新菊:守住一间小小的乡村教室

第七届全人教育计划 | 舒凯:在“第56号博物馆教室”,守护儿童发展的无限可能

第七届全人教育计划 | 杨玉翠:我就做了两件事——研究儿童、研究数学

为本条进展点赞
August 1st 2023

7月27日,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的《流动儿童蓝皮书: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2021~2022)》新书发布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发展中心、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政策室、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多位专家、学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领导、编辑,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财新等数十家媒体记者,以及新公民计划、博世中国慈善中心、洋葱学园的公益人士,共30余位代表出席。与会者基于人口变化形势和出台多项政策,围绕流动儿童教育的现状、存在挑战和未来发展的可行路径,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本次会议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陈昂昂主持。

聚焦流动儿童教育的新挑战与新路径 | 流动儿童蓝皮书发布

为本条进展点赞
Vie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