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募捐 | 守护崽崽们的读书梦 | 月捐 | 帮帮公益
公开募捐编号:53320000509200881CA25002
备案到期时间:2026-02-01
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
¥ 593,861.91
已筹
19,005
人次
他们在参与
团队 10
爱心人士 加入成长之树月捐, 每月支持20元, 目前共支持20
爱心人士 加入成长之树月捐, 每月支持5元, 目前共支持5
张振兴 加入成长之树月捐, 每月支持20元, 目前共支持20
谢丽霞 加入成长之树月捐, 每月支持5元, 目前共支持5
陈煜植 加入成长之树月捐, 每月支持20元, 目前共支持20
《成长之路》公益纪录片
李佳蔚与1位伙伴共支持40.00
献给成长之树十五周年。
妙音如意院
李泉军与3位伙伴共支持250.00
无为而为,为自已而公益。清静自己。
kitty-梦之队
徐毓芳与2位伙伴共支持480.00
众人拾柴火焰高,有爱之人一起来,助力山区孩子圆梦大学。
普通的打工人团队
顾胜宇与1位伙伴共支持40.00
我为这个项目发起筹款, 相信世界的改变不因少数人的很大努力, 而因大多数人的一点点。
礼贤新芽助学
陆党党与19位伙伴共支持3314.87
推行人人公益,助力可持续发展。
  • 详情
  • 答疑
  • 进度

一、项目详情

       卖头发的小女孩

  • 万玉娇所谓的“家”是两间破烂不堪的草木屋,四壁透风,外墙拿几根木棍支撑着,要不然就会倒下来。

  • 万玉娇出生后35天,父亲在石场因塌方意外死亡,母亲在其未安葬即离家出走,无任何音讯。玉娇现在由奶奶抚养。万玉娇的学习成绩非常好,小升初的时候,全校第一名。

  • 我们见到万玉娇的时候,迎面而来的是一个齐平短发的“小硬汉”。我问:“怎么剃了个男孩头?”她说,“春节后剪掉卖钱了。”我心里一惊,继续追问:“卖钱干嘛?”她说:“买书包。”

  •  

  • 曹梅,家住贵州省赫章县兴发乡石板村,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我们问她,如果没有学上了,怎么办?她说:“我不会同意的;我要读书!”

  • 天很热,志愿者试着帮她把帽子脱了,可她死死地捂住帽子不给脱。边上的同学说,她刚把头发剪了卖钱了。当地女孩卖掉头发一般都用来补贴家用。



  • 幺妹的故事

  • 2014年3月,志愿者第一次走进杨幺妹家里,那时候她读四年级。所谓的家连门都没有,灌木被扎成了栅栏当作门简单地遮挡着。幺妹有两个只读到两年级的哥哥,早早地辍学在家帮父母种地。


  • 2016年3月,杨幺妹拉着我们去她家,要我们做她父母的工作,她想去读初中。原来她父母打算不让幺妹读书了,以减轻家庭负担。经过一番工作,她父亲勉强同意幺妹继续去上学,于是我迫不及待地跟他拉了勾,算是五百年不许变的誓言。


  • 2017年3月,我们再次走进杨幺妹家的时候,幺妹已经辍学在家。父亲还是那个拉勾的父亲,就是不断重复:太穷了,读不起了;太穷了,读不起了。


  • “别让崽崽们失学”项目是以资助山区困境家庭学生,让孩子们不再失学为主要内容,计划为家庭困难的400名小学生、144名初中生和30名高中生提供一年的助学款。  

(本项目所有图片皆已授权)

二、项目预算


   1 . 项目预算表


  

     

   2 . 项目最低执行金额         

       筹款金额达800元就可以执行项目,若实际筹集善款低于可执行金额,将发动其他渠道进行筹集。


   3.剩余善款处理计划         

  • 若项目执行完成后善款仍有剩余,剩余的善款将用于资助更多其他符合资助标准的在校中小学生。       


   4.项目开始募捐时间

   2023年12月1日  


三、项目执行计划




四、善款接收机构介绍

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成立于2004年12月,是在江苏省民政厅注册成立的公募型基金会。基金会以弘扬慈善文化,净化世道人心为使命,依托行业支持、青年培养、社区治理、社会创新、国际援助等五个平台设计开展项目。2018年,被江苏省民政厅评为5A级基金会。


五、执行机构介绍

苏州市成长之树公益助学中心,是由一些社会热心人士共同参与,以自愿、平等的方式成立的,独立的、民间的、非官方的慈善类民办非企业(NPO),于2013年7月在苏州市民政局正式注册,2015年11月被评为3A社会组织。成长之树目前开展的资助项目有:“一对一”资助学生项目、运动鞋书包项目等。所资助的学生主要来自贵州省毕节地区、四川省甘孜地区、江西省井冈山地区和抚州地区、甘肃省陇东地区、青海省甘南地区等。


六、票据说明

1.灵山慈善基金会作为该项目的善款接收方,可为支持本项目的爱心人士开具合法的公益事业捐赠票据;

2.基于人工、邮寄成本等因素考虑,我们可为每笔捐赠200元以上、有发票需求的捐款方开具并邮寄纸质票据(200元以下的捐赠,如有需要,可开具电子票据);

3.捐赠票据索要方式:点击此表单,录入相关信息和捐赠成功后的微信支付截图(含捐赠项目、捐赠金额和交易单号)即可;

4.如有其他意见和建议,欢迎发送至我们的工作邮箱:weiailianquan@lingshanfoundation.org,感恩您的信任和理解!


项目起始时间: 2023.12.04

扫描二维码, 前往手机端进行支持

查看更多
Q
为什么是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接收善款?
成长之树的项目是通过具有公募资格的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上线的,灵山慈善基金会是我们很好的合作伙伴。
Q
如何联系我们?
工作人员电话/微信:13584946323
成长之树官网:www.growingtree.cn
微信公众号:成长之树
2025年9月18日

首届月捐人大会筹备会议


为凝聚长期支持机构发展的月捐人力量,搭建深度沟通与价值共创平台,机构拟举办首届月捐人大会,现启动筹备会议,具体说明如下:


本次筹备会议核心目的为明确大会整体框架、协调筹备分工、收集关键环节建议,为首届月捐人大会的顺利落地夯实基础。会议将聚焦三大议题:一是研讨大会主题与核心议程,确保贴合月捐人关切;二是规划月捐人参与形式,涵盖分享环节、互动设计等内容;三是协调宣传推广、流程执行等筹备保障工作。


月捐人大会多方协作梳理筹备重点、明确时间节点,参会时间定为9月27日下午13:30-18:30。参会人员包括机构项目、传播、筹款等部门负责人及核心志愿者代表,采用定向邀请制,拟采取线上线下会议相结合的形式,受邀人员需于9月25日前提交报名确认出席。此次会议旨在凝聚筹备共识,为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月捐人大会奠定基础,进一步深化机构与月捐人的信任连接。


为本条进展点赞
2025年8月18日

平凡者的远征 在助学长路上看见伟大

1 - 副本.png

读《岁月流转果满枝 ——成长之树与泰和十五载光阴纪》,像是跟着汤永坚的脚步,重走了一遍跨越十五年的助学远征。他不是作家,却用最朴素的情怀,把一段段关于爱与成长的故事,写进了岁月的书页里;他不是摄影师,可每一个字里,都藏着那些被记录下的、闪着光的瞬间;他也不是运动员,却用脚步丈量出了山区孩子与希望的距离,让“远方”不再只是地理概念,而成了触手可及的未来。

13399954701273580 - 副本.jpg

这一路,最动人的是“平凡”与“伟大”的奇妙交融。汤永坚和他的爱心团队本是再普通不过的人,有自己的工作、生活,却因一份对孩子的牵挂,把周末和假期都献给了往返泰和的列车。那一趟趟“周恩来号”绿皮车,车轮碾过的不只是铁轨,更是把“不可能”碾碎,铺成了孩子求学的路。他们记录美好,不是用相机的快门,而是用一次次家访时的倾听、发放助学款时的郑重,把那些困境里的挣扎与坚持、绝望里的微光与希望,都刻进了自己的生命体验里。这种记录,比任何摄影作品都更有力量,因为它带着温度,连着牵挂。

13399954757831051 - 副本.jpg

跨越千山万水的脚步,也格外令人动容。从江南烟雨到赣南山水,距离从来不是阻碍。汤永坚和他的爱心团队用双脚、用车轮,缩短的是孩子与高校的物理距离,更是把“梦想”从遥不可及,拉成了一步步能抵达的现实。那些山路的崎岖、旅途的疲惫,在看到孩子拿到助学金时的眼神,听到孩子考上大学的消息时,都化成了值得。这让我想到,所谓“伟大”,往往就藏在这些看似平凡的坚持里。不是一定要做惊天动地的事,而是把一件小事,用十五年的时光,做到了极致,做到了改变别人的人生轨迹。

1 - 副本.jpg

最震撼的,是平凡事迹里铸出的伟大与辉煌。汤永坚不是火线英雄,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可他和成长之树的志愿者们,用一次次家访、一笔笔助学款、一年年坚守,做着最“英雄”的事——为困境中的孩子托举未来。他们让“教育公平”不再只是口号,而是变成了一个个具体的、温暖的行动。那些受助孩子从怯懦走向自信,从困境走进校园,又把这份爱传递下去的故事,不就是最辉煌的注脚吗?这让我明白,伟大从不需要“标签”,只要怀揣着对他人的善意,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就能铸就属于自己、也属于他人的辉煌。

13399954571438629 - 副本.jpg

在《成长之树》的字里行间,更镌刻着教育者的深情。长桥实验小学校长胡彬为这本书题词“爱满怀,星满天”,短短六字,道尽了教育的真谛——以满腔热忱滋养童心,让每一颗星星都能在爱的天幕上闪耀。这份爱,是课堂上的循循善诱,是校园里的默默守护,更是对成长最温柔的期许;这片星,是孩子们眼中的光,是笔尖下的梦,是未来路上终将绽放的万千可能。正是这份满怀的爱,托起了满天星光,让《成长之树》不仅记录着成长的足迹,更成为了一段关于爱与希望的温暖注脚。

13399954730884904 - 副本.jpg

读完这份“光阴纪”,心里满是敬重与触动。汤永坚们让我看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只要愿意拿出一点情怀、一点坚持,用平凡的自己,去点亮别人的人生。这一路助学的故事,就像一盏盏灯,照亮了山区孩子的求学路,也照亮了我们对“平凡与伟大”的理解——原来,伟大从不是高不可攀,它就藏在普通人的坚守里,在一次次为他人付出的行动中,慢慢长成遮风挡雨的树,结出满枝的希望果实。


为本条进展点赞
2025年7月16日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月捐项目推广活动——月行一善,让公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苏州温情启幕。活动现场暖意融融,百余位来自企业、教育、金融、基层服务等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与长期捐赠人齐聚一堂,共同为公益事业添砖加瓦。

1.jpg

活动伊始,主办方通过短片展示了月捐项目的帮扶成果:山区学校里,孩子们穿着校服捧着新书露出灿烂笑容。随后,项目负责人详细介绍了运作机制:每月5元、10 元、50元的小额捐赠,通过透明化管理直达受助群体,形成 “持续关爱 — 精准帮扶 — 反馈监督”的闭环模式。据统计,项目运行以来,已累计收到捐款超49万元,覆盖帮扶对象500余人次。

2.jpg

在 “公益故事汇” 环节,两位月捐人的分享引发全场共鸣。阙总说,这是一件值得坚持的好事,自己非常乐意与身边的朋友分享,邀请大家都为孩子们的读书梦助力。金子表示,朋友们都很支持自己,愿意成为月捐人,共同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4.jpg

3.jpg

互动环节中,不少参与者现场扫码成为月捐人,二十余人当场扫码加入月捐计划。从事幼教工作的王女士表示:“这样细水长流的公益模式很有意义,我要带着孩子们一起参与。”

活动尾声,主办方发起 “爱心接力” 倡议,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负责人表示:“公益不是一时兴起的善举,而是细水长流的坚持。每一份月捐都是一份承诺,让受助者感受到长久的温暖。”

5.jpg

此次活动不仅让更多人了解了月捐项目的价值,更搭建起爱心传递的桥梁。正如现场展示的标语所言:“微小的坚持,终将汇聚成改变的力量。”


为本条进展点赞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