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须知
感谢您对公益事业的支持!吉林省红十字会将根据捐赠人意愿使用捐款,用于在吉林省内开展人道救助和人道服务,为身处困境的人们提供帮助,改善他们的境况。捐赠资金使用情况将及时在省红十字会官方网站进行公示。如有任何疑问请于工作日致电:0431-88906051。
风险提示
吉林省红十字会提醒各位爱心人士要注意防范点赞、刷单、返利等电信诈骗行为,如有不法分子利用吉林省红十字会网络募捐平台取得群众信任进而实施诈骗,请及时报警处理。
吉林省红十字会简介
宣统三年,吉林省境内就有关于红十字赈济会救助灾民的史料记载。1919年6月11日,吉林省红十字会正式成立。在随后的日子中,红十字会担负起了战场救护、战俘移交、赈济灾民、人道救助等方面的工作。伴随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人道事业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更多关注,1996年,吉林省委常务会批准吉林省红十字会依法独立设置(批准编号:吉编【1997】41号 关于印发《吉林省红十字会机关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目前,吉林省红十字会为副厅级建制,内设机构包括办公室、赈济救护部、筹资与财务部、组织宣传部和直属事业单位吉林省备灾救灾中心(吉林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管理中心),人员编制19名,实有18人。
目前,吉林省红十字系统基层组织2080个、会员62万人,其中青少年会员40万人,登记注册志愿者逾43700名。
成立至今,吉林省红十字会秉承“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依托政府领导、动员社会力量,积极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局。
吉林省红十字会主要职责
1.开展救援、救灾的相关工作,建立红十字应急救援体系。在战争、武装冲突和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中,对伤病人员和其他受害者提供紧急救援和人道救助;
2.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普及应急救护、防灾避险和卫生健康知识,组织志愿者参与现场救护;
3.参与、推动无偿献血、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参与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工作;
4.组织开展红十字志愿服务、红十字青少年工作;
5.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工作;
6.宣传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的基本原则和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
7.依照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的基本原则,完成人民政府委托事宜;
8.依照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的有关规定开展工作;
9.协助人民政府开展与其职责相关的其他人道主义服务活动。
吉林省红十字会网络募捐项目结项报告
一、项目基本信息
1. 项目名称:吉林省红十字会网络募捐项目
2. 执行机构:吉林省红十字会
3. 项目周期:2022年2月10日—2025年3月13日
4. 募集总额:102085111.83元
5. 捐赠人次:194902人次
6. 资金用途:
(一)疫情防控(2022年2月—6月):接收捐款95,527,287.96元(网络募捐部分),全部用于吉林省新冠疫情防控物资采购、一线人员保障及疫情严重地区支援。
(二)人道救助(2022年6月—2025年3月):网络募捐资金6,557,823.87元,用于日常救灾、助学、助困、助病等定向帮扶。
二、受助对象及社会问题解决成效
1. 疫情防控阶段(2022年2月—6月)
受助对象:吉林省内受疫情影响的医疗机构、社区及一线防疫人员等。
解决的社会问题:缓解疫情防控物资紧缺问题,保障医疗及防护用品供应。支援疫情严重地区,降低公共卫生风险,助力社会秩序恢复。
2. 人道救助阶段(2022年6月—2025年3月)
受助对象:救灾:自然灾害救援。
助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助困:低保家庭、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
助病:省内白血病患儿。
解决的社会问题:
- 减轻困难群体经济负担,改善基本生活与医疗条件。
- 促进教育公平,支持困境学生完成学业。
- 提升公众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弘扬社会互助精神。
三、项目执行情况
1. 资金拨付:
- 疫情防控阶段资金拨付率100%,由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调配。
- 人道救助阶段资金尊重捐赠人意愿,收支公开透明(详见财务报告)。
2. 社会影响:
- 累计惠及超10万人次,覆盖吉林省内多个市县。
- 获多家媒体报道,公众信任度显著提升。
四、结项说明
项目已按计划完成筹款及执行目标,于2025年3月13日正式下线。吉林省红十字会将继续依法公开资金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并持续开展人道救助工作。
2025年02月11日0时至2025年03月13日0时,吉林省红十字会网络募捐接收捐款200人次,共计7353元。
在此,吉林省红十字会感谢全国各地广大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对我们的信任和大力支持!信任无比珍贵,责任重于泰山。我们将倍加珍惜您的这份爱心捐赠,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红十字会提出的要求,增强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依法高效运转,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让每份爱心都及时得到落实和发挥作用,汇聚磅礴力量,为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力量!
微信扫一扫,前往手机端进行支持
微信扫一扫,前往手机端进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