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使用当前浏览器的「分享」功能
将页面发送至「微信」内打开
陪伴乡村孩子读完人生第一本书
书页未启,世界静默以待
孩子们的梦,还锁在尘埃
我们曾走进校园努力号召阅读
更觉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过去
我们一直在用陪伴穿透云层与阴霾
努力完成那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
现在
请与我们一起
在乡村儿童阅读的田野上
播散爱的种子
陪伴他们读完人生第一本书
加入多阅阅读桥【月捐人】计划
成为我们共同的【公益伙伴】
SUMMER
「多阅阅读桥」
多阅阅读桥是上海多阅公益文化发展中心自2021年9月发起的项目,该项目通过动员组织志愿者进行远程陪伴开展“阅读班队活动”,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推动自主阅读,旨在陪伴更多乡村小学的学生“读完人生的第一本书”。
截至2024年,与8所高校的11个社团合作;开发了17套(136节)阅读班队活动课件;成功为云南、福建、甘肃的30所乡村学校提供了阅读陪伴服务,历年总服务人数29857人。
SUMMER
SUMMER
「调研与摸索」
一场奔赴
多年来,创始人周洋老师带领其团队多次奔赴一线的乡村小学,真诚地和乡村学校的校长、老师进行沟通交流,采访学生们的阅读感想,了解乡村儿童最真实的阅读情况。
我们发现在国家政策和社会力量的帮扶下,乡村学校的图书资源普遍已经改善,但乡村儿童阅读进入从“无书可读”到“有书不读”的新困境。
调研开展过程
一条新路
如何解决“有书不读”这一困境? 我们从诞生之初就希望给行业探索一条新路。
根据经验发现,乡村阅读老师在常规的集中规模培训活动后只有5%到10%会在培训后行动,而乡村家庭父母缺乏时间和知识为孩子提供阅读陪伴。
因此,我们选择志愿者陪伴——培养学生志愿者、吸纳社会志愿者,通过严格的志愿者培训后,组织他们开展乡村儿童阅读陪伴活动。
「志愿者招募与书单设计」
志愿者寄语:
阅读桥不仅为乡村孩子们送去书籍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它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平等学习和表达自我的平台。
——王雨彤 华东师范大学2023级本科生
作为90后的新手父亲,我也很开心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去帮助更多的同学爱上阅读、爱上历史。
——郭季 某互联网公司员工
一座灯塔
一本好书如一座灯塔,可以照亮孩子的未来。我们与当地教师携手,为不同年龄阶段的乡村儿童定制书单,同时协助学校让图书在班级之间进行流转。
图书流转
「远程阅读陪伴课堂」
一根网线
用一根小小的网线,连接起学生、老师、志愿者。每周组织一次远程阅读陪伴课,让志愿者引导孩子们锻炼阅读能力,通过班队活动让各年级的学生享受“阅读”的过程,加深对书的理解。
即使不能跨越山川和大海,隔着屏幕也可以听见你的关心,看见你的成长
(远程阅读课现场)
一本记录册
通过阅读记录册,关注到每个学生个体——我们鼓励孩子们读完进行自主记录,同时彼此之间合作完成任务,并在课堂当中进行分享。
阅读记录册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瓜州书韵,公平育梦:
一座小县城里的教育故事
瓜州,一个常住人口只有13万的西北县城。由于当地的经济相对落后,教育资源有限,乡村儿童的阅读能力缺乏培养——面对各方捐赠的书籍,很少有孩子尝试开始阅读。而阅读桥正是一项“以书为桥”的项目,跨越山海,让福建厦门的志愿者们能够陪伴孩子们读完人生第一本书,帮助孩子们培养阅读的习惯,推动思辨和创造力。
学校阅读氛围日益浓厚
多阅介入的四所小学,每所学校现在都在基于自身教学情况,为学生灵活安排自主阅读时间。老师陪读,学生自主阅读。每个班级轮流在阅览室阅读。
老师指导能力更加优异
在通过与多阅邀请的阅读推广伙伴的多次交流会后,校长、老师们能够就“如何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思维品质”的议题有更有效、精确的教学方法。
孩子阅读兴趣逐步热烈
双塔镇中心小学张玉荣副校长说:“自从上了阅读课,孩子们就对《伊索寓言》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反复读也读不够,真的是一反常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SUMMER
多阅阅读桥的执行计划:
一、前期筹备阶段
(1)阅读情况调研,敲定合作方案和课程书单等
(2)物料发放+硬件设备安装
(3)开展教师培训与共创
(4)招募志愿者团队
二、中期执行阶段(每学期)
(1)每周周中开展一堂阅读课程,每学期共8期,每个班级由两名志愿者协同完成授课
(2)由多阅团队对课程开展情况进行监控,把控课程质量,并及时与校方沟通反馈
三、后期评估与检测阶段(每学期末)
(1)团队回收阅读记录册进行评估分析
(2)发放后测问卷考察项目成效
(3)与班级老师沟通,收集对课程的任何感想、看法、建议。
「多阅阅读桥月捐」
◆我们邀请您成为多阅阅读桥的月捐伙伴◆
有一座桥跨越千里山河
将远方的风景带到身边
有一座桥汇聚点点星光
用阅读来延长爱的存在
有一座桥联通知识海洋
用陪伴照亮前行的道路
这座桥很小
这座桥很大
从福建到甘肃,从山东到云南
未来还将走向更远
多阅阅读桥
欢迎您的同行
您的爱将身披着点点星光
铺满这座阅读桥
期待生命中的长久相伴
期待与您共谋理想
打造阅读共同体
一起陪伴乡村儿童
读完人生第一本书
SUMMER
1. 定期收到项目报告与财务公示,持续了解进展。
2. 优先报名参加项目探访、儿童交流、读书会、共建大会等活动。
3. 加入一群志同道合的公益伙伴,共同策划社群专属公益活动。
4. 收到参与月捐计划专属证书、年度捐赠票据及阅读桥周边赠礼。
您的捐赠可以支持:
◆每月捐赠80元,可以支持1名儿童在一学期内读懂1本好书、参与8次远程阅读陪伴课堂。
◆每月捐赠160元,可以支持1名儿童在一年内读懂2本好书、参与16次远程阅读陪伴课堂。
◆每月捐赠320元,可以同时支持2名儿童在一年内读懂2本好书、参与16次远程阅读陪伴课堂。
票据说明
本项目由上海多阅公益文化发展中心与上海仁德基金会合作发起上线,上海仁德基金会作为本项目的善款托管方,将为您开具电子捐赠收据,需要捐赠收据的爱心用户须将以下信息:捐赠人姓名、开票抬头、金额、捐赠截图、身份证号码、纳税人识别号(抬头为企业时提供)、电子邮箱等,发至邮箱info@rendefoundation.org申请。捐赠任意金额都可以申请开具,开具后我们会将电子捐赠收据发送至您的电子邮箱中。自捐赠之日起,三个月内可开具捐赠收据。
SUMMER
项目预算:
备注:已开展过一期阅读桥的学校若继续开展阅读桥,则费用为“平均一个学生一年投入120元”。
项目最低可执行金额:
本项目“最低可执行金额”为20000元,若最终所筹善款少于“最低可执行金额”,善款的变更使用方向为投入本机构同类型项目中。
剩余善款处理计划:
长期可持续执行该项目
SUMMER
上海多阅公益文化发展中心是一家专注在阅读推广领域的专业公益机构,旗下有书香城市建设、多阅阅读桥、苗苗阅读三大品牌项目。多阅阅读桥旨在用阅读推动教育公平,让乡村儿童拿起书、读完书、读懂书。
2018年,多阅从340家公益团队中脱颖而出,获得“蓝天至爱计划·CSR在行动”第一名;2019年,旗下苗苗阅读项目获“公益之申”2019年度“十佳公益项目”;2020年,多阅入选《上海文化发展系列蓝皮书2020》公共文化服务案例。
项目起始时间: 2022.12.05
“希望乡村的孩子们在自己的立足点上能够通过书籍与更广阔的世界相连”——项目负责人小五老师
项目起始时间: 2022.12.05
扫描二维码, 前往手机端进行支持
2025年8月,阅读桥项目团队为秋季学期的顺利开展做了充分准备。我们针对《西游记》《夏洛的网》《伊索寓言》等经典课程课件进行了全面优化,增加了更多互动环节和趣味内容,让阅读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同时,项目拓展也取得新进展,与多所新学校达成合作意向,将为更多孩子带去优质的阅读课程。本月我们还收到了某企业捐赠的60余册精美童书,进一步丰富了各班级的图书角资源。此外,春季学期的教学评估报告也在有序撰写中,为后续课程优化提供重要参考。期待新学期与志愿者们继续携手,把阅读的乐趣带给更多孩子!
作为多阅公益“阅读桥”志愿者,晴晴同学的支教时光,藏着许多与孩子共成长的温情瞬间。
初授《中国古代神话选编》时,孩子们总依赖书本找答案。晴晴同学便每节课强调“用自己的话回答,没有标准答案”,慢慢引导他们跳出书本,勇敢表达想法。讲《夏洛的网》聊“孤独”时,有孩子说家人不在家的孤单,她便分享自己童年独自在家的经历,用共情代替说教;另一个曾沉默的孩子,鼓起勇气说起爷爷去世后的思念,她以同龄视角分享自己与祖辈的故事,肯定孩子的孝顺,告诉他“美好回忆会一直相伴”。
两个学期过去,变化悄然发生:孩子们从翻书找答案到自信表达,从拘谨沉默到课后挥手比心,课前还会主动读起喜欢的书。晴晴同学说,是阅读的力量、陪伴的温暖,让她与孩子双向成长,也让她坚信,这份温暖会成为孩子一生的光。
截至2025年8月8日,多阅阅读桥项目团队聚焦走访调研与问卷录入工作。在走访调研中,项目组深入云南、甘肃等项目落地地区,走进了20所合作学校,与25位班级老师围坐交流,154名学生代表展开轻松座谈。同时,项目组设计了差异化问卷,涵盖课程满意度、阅读习惯养成、志愿服务体验等维度。
十年前,云南乡村的孔颜琰扒着村小图书角的书架,和妹妹在书店读故事打发时光 ——“我们没什么朋友,就靠读书幻想远方”。如今她成了多阅阅读桥志愿者,给乡村孩子讲《史记》。
带四年级的阅读课时,一个穿着白蓝校服的男孩,在讲 “楚汉相争” 时,用自己 “考 90 分后骄傲,下次只考 70 分” 的经历,鲜活解读项羽失败。课后,他还举着掉页的《中华上下五千年》,说刘邦像组长会倾听,眼里闪着想当历史学家的光。
孔颜琰见过孩子打闹、争执,更懂他们藏在细节里的渴望。从被帮助的孩子到播撒阅读种子的人,她感慨:“这是双向成长,我们种种子,他们让我们信教育的纯粹。” 每颗被阅读照亮的心,都在悄悄改变世界。
截至2025年6月30日,2025年春季学期多阅阅读桥课堂圆满结课。这一学期共有12个高校社团309位授课志愿者、34位运营志愿者为156个班级的4979位儿童提供阅读陪伴。
来自江苏海安的缪同学就读于浙江大学的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她乐于参加公益活动,在学校开设的社团活动里看到了多阅阅读桥的项目,就报了名,成为腰站子东乡镇中心小学的一位志愿老师。她参与的多阅阅读桥项目中。通过线上共读童话故事,她既为孩子们打开了想象世界的窗口,也意外找回了自己的童心。和孩子们一起走进另一个世界,探索人生的道理,也会被小朋友洋溢的热情所感染。“做公益表面上是在帮别人,也是在帮我自己。”
缪同学说,“公益是一种对社会资源的再分配,是将目前看到的我们身边的或者远方的一些不公正、不平衡的一些现象,努力转变向平衡的这样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因为这些问题的解决,靠个人的口头上说一说或者个人一时的热情,那是没有办法实现的。需要持续的付出努力,需要一群群人和一代代人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多一点像多阅这样的公益组织出现在这个社会上,然后集结所有人的爱心,所有人的力量去改变一些社会事实。公益就是从一个从我走向我们的一个过程。”
微信扫一扫,前往手机端进行支持
感谢您的支持!陕西没那么了解。我们争取把阅读桥开到陕西,努力
2024-10-24
微信扫一扫,前往手机端进行支持
请使用当前浏览器的「分享」功能
将页面发送至「微信」内打开
微信扫一扫,前往手机端进行支持
嗯嗯,阅读是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024-10-24